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从而加重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卫生组织(WHO)的统计,年COPD所致死亡人数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而年则上升至5.6%,是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三大原因。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群持续暴露于危险因素中,COPD的疾病负担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持续增长。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患者肺功能的下降,可并发呼吸衰竭而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上,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状态的及时纠正是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关键。COPD是高发于老年人群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且进行性发展,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除药物治疗外,有效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增强患者运动耐力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
以下是一例慢阻肺患者的肺康复综合治疗:
主要病史:患者田某某,女,59岁,因“咳嗽、咳痰及气紧4+年,伴心累2+年,加重2+天”入院。本次住院主要是咳嗽,多为干咳,伴心累及气紧,稍活动后明显加重。入院肺部查体:胸廓稍呈桶状,双肺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呼气相延长,双肺可闻及少许散在干鸣音,无湿罗音。辅助检查:血象不高;c反应蛋白偏高;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异常;胸部CT示慢支炎伴感染,肺气肿征象;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考虑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心肺功能评定:
心率89次/分;血压/98mmHg;心功能III级;6分钟步行分级为III级;肺功能提示重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且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标准;运动心肺监测提示患者执行最大运动测试至64W,最大摄氧量达0.84L/min,低于正常值1.27L/min(67%),相对最大摄氧量是16ml/min/kg,最大运动是呼吸交换率是9g/h,AT是0.57L/min,占正常最大摄氧量的45%,METs为5.1ml/kg/min,基于美国心脏协会(AHA)分类,健康水平为差。
治疗:
1.生活指导及健康宣教:疾病宣教、饮食指导、戒烟(包括二手烟)、心理疏导、适应环境等;
2.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5天及长期支气管扩张剂吸入制剂的使用等,并指导吸入制剂的正确使用;
3.康复治疗10天:
①氧疗;
②呼吸控制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及呼吸操训练等;
③呼吸肌训练,如深吸气训练器的指导及体外膈肌起搏器对膈肌功能的刺激训练等;
④运动疗法,有上肢运动训练、下肢运动训练及上下肢综合心肺运动训练,包括肌力训练、耐力训练、伸展训练等,其中有抗阻训练仪、躯体智能模拟训练系统(BTE)及成人帕维尔康复系统的训练)等的使用。
经综合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活动量较前明显增加,生活质量较前提高,复查心肺功能评定指标:6分钟步行,肺通气功能及运动心肺中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量时的呼吸交换率、AT及METs等均提示不同程度改善。
患者治疗感言:我之前不晓得康复,当我的医生跟我说起康复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不就是活动么,我在家饭后每天都要出去走,而且走的时间还长,有时候我还去跳广场舞,所以原先我是不准备做康复治疗的,再加上我的理解,本来心肺疾病就是累,如果叫我去动,不是更累?但是我的老师告诉我,首先,我们的康复是有老师的指导,是根据我的心肺功能评定结果而制定的运动方案,而且运动过程中需要检测运动的安全性,同时运动过程中既要达到运动治疗的效果,又避免增加运动风险;其次,身体其实就像机器,如果长时间不用或不动,也会导致机器废用,就如运动员,想要提高身体机能及心肺功能,也必须得加强运动,故科学的运动其实不会增加你的心肺负担,反而会使心肺功能变得更强;再次,心肺康复对慢性心肺功能差的疾病有很多好处,如可以改善运动耐量、改善呼吸困难感觉、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肌肉力量、耐力及降低住院时间等。
专家点评:临床心肺康复—李睿主任
1、康复不能盲从,需科学康复治疗:康复不能盲从,医院,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理解就是,结合患者的病情、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及认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在医师、护士、治疗师、营养师等的协作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作出专业的康复评定,制定出详细的康复治疗方案,并在专业的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完成康复训练并达到功能恢复或改善症状。
2、康复需要持之以恒,但短期康复仍然有效:该患者住院时间短,临床康复治疗时间短,但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其实在国内外一些学者研究报道,短期康复、甚至一日康复或一次康复治疗对疾病均是有帮助的。
治疗过程中特色康复设备
帕维尔(Power)康复法强调的是轻负荷的运动,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