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邹桂舟主任专访病毒性肝炎和血小板减少的秘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致的、以肝脏炎症及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感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5种,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及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血小板减少是病毒性肝炎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各型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中发生率约为37%~77%,在重症肝炎和暴发性肝衰竭中发生率约为50%。

为了更好地了解病毒性肝炎和血小板减少的关系,我们特别邀请了安徽医院的邹桂舟主任,和我们一起聊聊病毒性肝炎和血小板减少之间的“秘密关系”。邹桂舟教授

安徽医院,感染病科-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安徽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卫生厅科技二等奖

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专业委员会全国中青年委员

安徽省肝病学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

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肝病学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感染病学会副主委

安徽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主委

《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同主编

点击视频,观看专家解读许多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那么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什么呢?

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有四种机制可造成血小板减少。第一种是脾脏的作用,当脾脏病理性肿大时,血细胞阻流加剧,全身50%~90%的血小板被阻流在脾脏,导致外周血小板减少;第二种是骨髓抑制,肝炎病毒对骨髓的影响,从骨髓功能异常到骨髓功能衰竭均可发生;第三种是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介导的免疫机制,研究显示,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与血小板计数之间呈负相关,因此,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第四种是血小板生成素,研究显示,血小板生成素水平下降与血小板数减少直接相关。

因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不可盲目进行脾切除或脾栓塞。常见的检查有骨髓穿刺、血小板生成素和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等。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其中,哪种病毒性肝炎容易发生血小板减少呢?血小板减少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研究显示,丙肝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7.7%)比乙肝患者(13.1%)高,而甲肝、丁肝和戊肝患者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十分罕见。血小板减少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有什么影响呢?病毒性肝炎患者常出现血小板减少,通过对肝炎患者的血小板数与预后情况研究,发现血小板减少对急性病毒性肝炎普通型的患者预后没有影响,但可使趋重症型肝炎患者发展为重症肝炎,并且增加重症型肝炎患者的死亡率。如何缓解或治疗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

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严重(血小板计数50×/L)的患者,输注血小板可以减少出血的风险,但是输注血小板存在个体差异,并且输注血小板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输血反应、传染病的传播等,甚至有致命危险。因此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的开发成为研究的焦点。

苏可欣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年5月2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苏可欣用于治疗慢性肝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与输注血小板相比,苏可欣在增加血小板计数方面更安全,可作为血小板输注的替代治疗。口服苏可欣5天,4天起效,10-13天达到峰值。在手术当天苏可欣血小板计数倍增,使血小板输注或因出血进行抢救患者比例降低近2/3。在去年年底苏可欣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医保报销。对于患者来讲,大大提高了药物可及性。

结语

血小板减少是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的症状,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有多种。因此,在治疗前一定要明确病因,对因治疗,切不可盲目进行脾切除或脾栓塞。苏可欣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的药物。另外,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预后较差,在日常生活中要细心护理,及时复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gho.com/jbzl/14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