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是护理质量监测的重要结果指标,与ICU护理人员气道管理、消毒隔离和手卫生执行情况密切相关。做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那么您算对了吗?
一、指标定义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VAP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改变和病原学检查:
1.临床诊断:当临床表现满足①,且同时满足与②~④中的至少两项考虑发生了VAP;①胸部X线影像可见新发生的或进展期的浸润阴影;②体温≥38℃或36℃;③气管支气管出现脓性分泌物;④外周血细胞计数10×109/L或10×/L。
2.微生物学诊断:VAP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获得病原学检查结果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首选经气管导管吸引分泌物,其次为通过气管镜保护性毛刷或气管镜肺泡灌洗获取样本,48-72小时培养后获得结果。另外,可通过气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快速检测,涂片检测结果以≥2%的白细胞内有微生物吞噬为阳性标准。其他推荐的方法有感染生物标志物检查,如血液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PCT)水平的升高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二、测量方法
1、计算公式: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同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例次数/统计周期内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例/千机械通气日)
说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例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有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例数总和。如果某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2次以上感染,则计算相应次数。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经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天数总和。
2、数据及来源
计算VAP发生率时,需要先确定统计周期,然后采集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VAP感染例数。
ICU资料采集:护理人员测量到体温发生变化,观察到痰液性状发生改变时,报告医生,建议采集痰液/血液标本,随后完成标本采集和送检。经检验分析确诊VAP病例。
(1)收集指标分母数据:每天同一时间在开展监测的场所收集住院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人数。
(2)收集分子数据:在开展监测的场所,医院获得性感染监测定义寻找VAP病例,统计。
3、监测方法:
(1)实时监测。责任护士明确评估指征包括:体温、咳痰、湿罗音、痰液性状情况。对所管患者每日评估,若评估中发现患者出现高热/低温、咳嗽咳痰、湿罗音、痰液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建议医生开具血液、痰液和影像学检查;若血常规、痰液培养结果和影像学检查异常,应提醒医生启动进一步检查和处理。由感控专职护士每周至少2次到床旁查看患者。监测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患者入住部门、姓名、年龄、基础疾病、疾病严重程度)、有呼吸机使用情况、VAP发生情况、病原体检测情况及预后等。
(2)定期监测:目前效率最高的是基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定期监测方法,它前瞻性收集相关数据,将监护室护士每日对患者的相关评估录入直接抓取汇总,便于定时计算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使用率和VAP发生率。
(3)VAP感染病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实验室证据下做出最终判断。
4、监测频率:根据监测目的、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人数决定统计周期,可以是月数据、季度数据、半年数据、年数据,或其他时间段数据。
三、测量意义:
VAP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疗与护理质量,其中护理质量与VAP发生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监测VAP发生率、审视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护理缺陷,针对性制定措施改善护理质量,持续监测不断改进有利于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内容参考:[1]么莉主编.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整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临床帮助。
敬请广大医护同仁继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