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低氧呼吸衰竭,即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发生机制是氧合功能障碍。典型表现为Pa02≤50mmHg,而PaC02≤40mmHg。有6种情况可引起I型呼吸衰竭: 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②氧弥散障碍。 ③通气/灌注(V/Q)比例失调。 ④右向左分流。 ⑤肺泡低通气。 ⑥组织高耗氧。
病因
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导致I型呼吸衰竭的主要病因(以胸部X线片改变分类)如下。 1.弥漫性肺实质损害 (1)心源性肺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二尖瓣狭窄、液体过度负荷。 (2)非心源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脂肪栓塞综合征、淹溺、神经源性肺水肿。 (3)双侧肺炎: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军团菌等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水痘病毒等引起的肺炎。I型呼吸衰竭的病因如卡氏肺孢子虫感染。 (4)慢性阻塞性肺病。 (5)肺渗出:肺纤维化、肿瘤浸润、细胞毒性药物反应。 (6)其他:器官移植排异反应、胃内容吸入、有毒气体吸入。 2.局灶性肺实质损害肺不张、肺炎、肺挫伤。 3.无肺实质损害气胸、胸腔积液、肺栓塞、心内分流,哮喘、脓毒症、休克、喂食过多。
症状
I型呼吸衰竭的症状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常表现为快而深的呼吸用力和呼吸窘迫。血气分析PaO2降低和P(A-a)02增加。胸骨收缩提示肺顺应性降低,I型呼吸衰竭的表现常见于肺水肿(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或连枷胸。支气管性呼吸音或咳嗽痰提示肺炎或肺不张。
检查
I型呼吸衰竭的检查(1)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I型呼吸衰竭的检查并伴有(或不伴)二氧化碳滞留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或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2)血气诊断标准: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条件呼吸室内空气,排除心内分流或心排出量降低因素后,PaOkpa=“”60mmhg=“”paco2=“”6.65kPa(50mmHg)。 (3)临床分型:根据血气改变,将呼吸衰竭分为两型:I型呼吸衰竭:又称低氧血症型,PaO27.89kPa(60mmHg),PaCO2正常或轻度下降。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可给予高浓度氧疗,以纠正缺氧。
诊断
I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伴呼吸窘迫的紧急治疗是氧疗,迅速增加吸氧浓度(FiO2),用脉氧计连续监测,并维持血氧饱和度(Sa02)≥90%,PammHg(1mmHg=0.kPa)。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常用的氧疗方法有鼻导管、鼻塞、简单面罩、Venturi面罩、非重复呼吸面罩及经机械通气给氧。在高流量时,鼻导管可提供40%的FiO2,简单面罩可提供60%的FiO2。非重复呼吸面罩在高流量时可提供70%~80%的FiO2。Venturi面罩的Fi02范围为24%~50%,具有高流量的好处,可更准确地调节FiO2。空气一氧混合器可提供高流量并使FiO%。I型呼吸衰竭病人开始可给予较高浓度氧,以便尽快纠正严重缺氧,以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吸氧浓度(FiO2),以保持PaO~80mmHg为理想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