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疫苗行研
目录
疫苗概念与简介
.疫苗的概念
.疫苗作用机理
.疫苗分类
..疫苗的技术维度分类
..疫苗的支付方式分类
..疫苗的多联多价维度
.4其他疫苗相关概念
疫苗产业链及招标决策链分析
.疫苗产业链
.疫苗生产流程
.治疗体系体系
.4疫苗招标决策链介绍
全球疫苗概况及发展历程
.国际疫苗概况
.国际疫苗发展史
4中国疫苗行业概况及格局
4.整体概况
4.一类苗市场情况:
4.二类苗市场情况:
4.4中国疫苗发展时间轴:
5疫苗行业政策法规
5.疫苗行业高监管的特点
5.疫苗受政策影响较大
5.介绍疫苗行业的政策法规演进过程
5.4关键的政策法规
6疫苗行业的投资逻辑及策略
7疫苗企业机会分析
7.企业地图
7.上市公司介绍
7..智飞生物(00.SZ)
7..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SZ)
7..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SZ)
7..4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Z)
7..5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Z)
7.有注册证非上市企业
7..西藏艾美生物疫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疫苗企业
7..科兴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控股疫苗企业
7..成都欧林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4罗益(无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7..5长春卓谊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7..6北京亚东生物制药(安国)有限公司
7..7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7..8中科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7..9河南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7..0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7..辽宁依生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7..中逸安科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江苏先声卫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7..4上海联合赛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7..5浙江普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7.4还未有注册证企业
7.4.江苏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7.4.牛津石松生物
7.4.江苏瑞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8疫苗产品分析
8.肺炎疫苗
8.HPV疫苗
8.麻腮风疫苗
8.4流感疫苗
8.5卡介苗
8.6轮状病毒疫苗
8.7狂犬病疫苗
8.8肠道病毒7型疫苗
8.9脊灰疫苗
8.0水痘疫苗
8.AC-Hib三联苗及系列苗
8.钩体疫苗
8.乙肝疫苗
附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二:目前疫苗行业格局
附件三:最近五年疫苗一类申请清单
附件四: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疫苗概念与简介.疫苗的概念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一类生物制品的总称,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疫苗有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其中一般分为活疫苗和非活疫苗(灭活、亚单位、基因工程),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非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疫苗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研发投入很大,周期长,研发失败的风险高,通常研发一个新品种需要7~0年世界。目前我国疫苗领域传统疫苗与新型疫苗并存,研发方向向新型疫苗倾斜。同时,不同疫苗的生产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疫苗可能需要个月才能生产出一个批次。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据估计,免疫接种每年能避免00万至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同时,据了解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全球获得推荐疫苗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
.疫苗作用机理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疫苗的预防机理一般说来如下:
.疫苗分类疫苗的分类方式较多,可以根据技术、支付方式、工艺、效价等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通常可以有如下的几种分类方式。
..疫苗的技术维度分类如果按照技术来进行分类,疫苗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各自的优缺点如下:
分类
是否灭活
优点
缺点
代表疫苗
减毒疫苗
活疫苗
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细胞和粘膜免疫应答;一般只须接种一次;可采用口服、喷鼻或气雾途径免疫
有效期短和热稳定性查、运输、保持条件要求较高;具有回复突变危险;使用范围相对窄
卡介苗、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麻腮风疫苗、麻疹疫苗、麻风疫苗、水痘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灭活疫苗
灭活
易于制备、稳定性高、储存及运输方便、可以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
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要多次重复接种、主要诱发体液免疫,不能产生细胞免疫或粘膜免疫应答;接种剂量较大、不良反应;需严格灭活
脊灰灭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灭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狂犬病疫苗
亚单位疫苗
非活疫苗
安全高,无核酸序列
免疫原性低
亚单位流感疫苗
基因工程
非活疫苗
抗原结构和成分可控,适合不能或难以培养的病原体,适合烈性传染病原体,适合制备性价比高的多价疫苗,安全性好
技术要求高,免疫原性低,需要有合适佐剂。抗原基因选择困难,蛋白抗原用量大,VLP疫苗可以克服这个缺点
非细胞百日咳、乙肝疫苗
核酸疫苗
非活疫苗
免疫原性优于亚单位疫苗
免疫原性低于减毒疫苗
-
从时间纬度上看,上述不同的技术分类的疫苗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减毒(活)疫苗(年-至今)
减毒(活)疫苗的研究经历了如下几个标志性的发展阶段:
时间(年)
88
9
97
成果
牛痘疫苗
炭疽疫苗
狂犬疫苗
卡介苗
黄热病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技术原理
-
高温培养
物理和化学法
甘油-土豆培养基反复连续传代00多次
-
-
时间
96
97
……
成果
麻疹疫苗
风疹疫苗
腮腺炎疫苗
水痘疫苗
乙型脑炎疫苗
技术原理
-
-
-
-
-
此外,目前已上市的减毒细菌类疫苗有两种:
伤寒疫苗(Tya)含有活的减毒伤寒沙门菌,为液体和抗酸性胶囊口服制剂,周内免疫次;
减毒霍乱弧菌疫苗(CVD0-HgR),液体剂型,免疫次,对非疫区的旅行者采用低剂量(5×08活菌),对疫区的居民采用高剂量(5×09活菌)。
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持久,不用进行多次免疫,接种途径简单,可经口服或鼻腔吸入进行接种,减轻注射的疼痛,且价格相对低廉,有利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还可预防常用疫苗不能预防的疾病,如肺炎多糖和肺炎结合疫苗不能预防急性中耳炎,动物实验证实,肺炎减毒活疫苗可预防急性中耳炎;减毒的细菌性疫苗可在细胞膜上表达异源蛋白,细胞外膜又能充当较好佐剂,可促使人体产生较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利于疾病和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可预见减毒活疫苗在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各方面均具有潜在和不可忽视的应用前景。
第二阶段: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
第三阶段:亚单位疫苗(-)
亚单位疫苗,即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提取细菌、病毒的特殊蛋白质结构,筛选出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亚单位疫苗是将致病菌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存在的组分制成的疫苗,也叫组分疫苗。
0世纪70和80年代,在裂解疫苗的基础上,又研制出了毒粒亚单位和表面抗原(HA和NA)疫苗。通过选择合适的裂解剂和裂解条件,将流感病毒膜蛋白HA和NA裂解下来,选用适当的纯化方法得到纯化的HA和NA蛋白。亚单位型流感疫苗具有很纯的抗原组分。英国在临床疫苗试用中,证实了免疫效果与裂解疫苗相同,并可用于儿童。年英国首次批准使用,而后扩展到其它国家。
第四阶段: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非活疫苗是指减毒活疫苗以外的疫苗统称,但非活疫苗种类众多,非活疫苗的发展趋势是向基因重组疫苗发展。基因重组疫苗具有两大优势:纯度高代表副反应少;产量高代表价格便宜。
第五阶段: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最大的缺点是单独使用对机体的免疫保护效果不佳,与完全佐剂或者免疫刺激因子CD86、CD80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对机体的免疫作用。在细胞免疫水平上,其免疫效果略微强于亚单位疫苗的作用,但是与BCG疫苗相比还是有待提高。
..疫苗的支付方式分类按照不同的支付方式,可以将疫苗分为一类和二类,具体含义如下: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我国目前一共有个疫苗品种,如果按照该分类大致可以分类如下:
疫苗+A:G6品种
中国是否有批文
支付方式
/类疫苗
技术变化
世界最早时间
乙肝疫苗
有
/
基因工程,酒酿酵母转汉逊酵母
卡介疫苗
有
/
减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浮液制成的活菌苗目前已进行重组卡介苗研发生产
9
脊髓灰质炎
有
/
灭活
百白破
有
/
吸附
白破
有
/
吸附
麻风
有
/
减毒
麻腮风
有
/
减毒
乙脑
有
/
减毒、灭活
(中国研发)
流脑A
有
/
灭活
流脑A+C
有
/
灭活
甲肝灭活
有
/
灭活
出血热疫苗
有
/
灭活
炭疽疫苗
有
/
灭活
88
钩体疫苗
有
/
灭活
肺炎疫苗
有
由结合技术发展到蛋白重组
AC流脑Hib流感
有
灭活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有
灭活
甲型HN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有
裂解疫苗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有
裂解疫苗
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
有
亚单位疫苗
百白破流感
有
灭活
百白破、乙型肝炎联合
有
灭活基因工程
破伤风
有
减毒
麻疹
有
减毒
腮腺炎
有
减毒
风疹
有
减毒
96
百日咳
有
灭活
百日咳白喉
有
灭活
白喉
有
灭活
甲型肝炎
有
减毒、灭活
甲型乙型肝炎
有
灭活基因工程
戊型肝炎
有
灭活
狂犬病疫苗
有
基因工程
人乳头瘤病毒
有
基因工程
百白破脊髓灰质炎流感
有
灭活
森林脑炎
有
灭活
流脑AC流感
有
灭活
ACYW5流脑
有
灭活
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稀释剂
有
灭活
黄热减毒活疫苗
有
减毒
97
牛痘疫苗
有
减毒
伤寒
有
灭活
伤寒、副伤寒甲、乙联合疫苗
有
灭活
水痘
有
减毒,最新的是基因工程
97
重组埃博拉病毒病疫苗(腺病毒载体)
有
基因工程
疖病疫苗
有
灭活
皮上划痕用鼠疫活疫苗
有
减毒
轮状病毒
有
减毒
福氏,宋内氏痢疾双价活疫
有
灭活
肠道病毒7型
有
基因工程
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活疫苗
有
减毒
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肠溶胶囊)
有
减毒
气管炎疫苗
有
灭活
登革热减毒活疫苗
没有
减毒
此外,根据针对儿童和成人的不同,其中第一类疫苗又可以进一步说明如下:
针对儿童的种一类疫苗
针对儿童使用的一类疫苗共有十一种疫苗分别为:
乙肝疫苗
卡介疫苗
脊灰疫苗
百白破
白破
麻风
麻腮风
乙脑
流脑A
流脑A+C
甲肝灭活
出生时
月龄
月龄
月龄
4月龄
5月龄
6月龄
8月龄
6-8月
、
8月龄
8-4月
4
周岁
4-0月
周岁
4周岁
4
6周岁
针对成人或重点人群
对成人或重点人群的一类疫苗:
()出血热疫苗:接种范围内6-60岁的可接种人群。接种剂次,0天、4天接种第、剂次,第剂次与第剂次间隔6个月接种。
()炭疽疫苗:炭疽病例的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边高危人群。炭疽疫苗接种剂次,在发生炭疽疫情时接种,直接接触者和病人不能接种。
()钩体疫苗:接种范围内可能接触疫水的高危人群。钩体疫苗接种剂次,间隔7-0天接种第、剂次,上年完成第、剂次接种者当年加强针。
时间
70年代中期-99
99-
-06
06年-至今
国家疫苗免疫规划种类
卡介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疫苗
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
卡介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疫苗
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
乙肝疫苗
卡介苗
麻疹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
乙肝疫苗
炭疽疫苗
钩端螺旋体疫苗
出血热疫苗
乙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甲肝疫苗
麻腮风疫苗
卡介苗
麻疹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
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
乙肝疫苗
炭疽疫苗
钩端螺旋体疫苗
出血热疫苗
乙脑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群流脑疫苗
甲肝疫苗
麻腮风疫苗
脊灰灭活疫苗
..疫苗的多联多价维度价指的是同一种细菌的血清型,一种细菌如果有多种血清型就有多个价苗。
单价疫苗,指的是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为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单价苗对相应的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功能。只含有单一的抗原成分的疫苗被称为“单价疫苗”,单价疫苗只能预防一种传染病或一种型别的病原体感染。两种以上抗原成分按照适当比例混合制成的疫苗称为“多价疫苗”,用多价疫苗预防接种也被医生称为“联合免疫”。
二价就是某一种菌的个血清型的组合苗,之后的可以类推。“价”位越高,涵盖的血清种类就越高,如,7价肺炎疫苗是预防7种肺炎链球菌,价肺炎疫苗是预防种肺炎链球菌。如7价肺炎疫苗是一种自费疫苗,主要预防包括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所引起的侵袭性疾病;而价肺炎疫苗,是一种能覆盖种肺炎球菌的血清型;小儿肺炎,基本上都是由这种血清型所引起的。所以,价肺炎疫苗与7价肺炎疫苗相比,其预防的范围更广,更能有效的起到预防作用。
多价疫苗联合免疫时,免疫效果与单价疫苗相似或者更佳,而且未增加疫苗的副反应。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联合疫苗与单价麻疹疫苗比较,对麻疹的预防效果相同,且没有增加疫苗的副反应;含有百日咳成分的联合疫苗与单价百日咳疫苗对百日咳的免疫效果相似,也未增加疫苗的副反应;而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预防接种的效果优于分别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不仅如此,联合免疫还减少了儿童的接种次数,提高了疫苗接种率,减少了疫苗运输、存放、接种的成本。因此,目前的免疫程序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多价疫苗联合免疫代替了单价疫苗反复接种。
多联疫苗:一次注射预防几种病。如百白破疫苗,一种就能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三种病。
不管是多价疫苗还是多联疫苗,核心是覆盖更多疾病,预防范围更广,减少接触此次,避免反复接种。多价是从单一病原体覆盖的亚型维度,多联是从覆盖多少病原体种类维度。多价疫苗的核心是该亚型覆盖当下流行的疾病百分比,百分比越高,当然保护范围也越广。多联疫苗通常对单一疫苗具有代替性,也降低老百姓反复接种的痛苦。
.4其他疫苗相关概念灭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等)及其代谢产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其灭活,丧失毒力,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如百日咳疫苗、流脑疫苗等。这种疫苗由于病原微生物已被杀,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因此需要注射剂量大,注射次数多。一般注射一针后产生免疫力不高,需要注射~次或加强注射,才能产生较为满意的免疫力。但是,灭活疫苗的稳定性好,容易保存。
减毒活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在人工条件下使其丧失致病性,但仍保留其繁衍能力和免疫原性,以此制成减毒活疫苗。将减毒品活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使人体产生一次亚临床感染,类似一次轻型的人工自然感染过程,从而引起与疾病类似的免疫反应,但不会发病,却可获得抵御各种疾病的免疫力。它在体内的作用时间长,往往只需要接种一次,即可产生稳固的免疫力,这类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
类毒素是从病原体提取纯化的组分,生成中和抗体来对抗毒素。
基因疫苗也叫重组疫苗,通过添加或去除某个基因而改变遗传机构,用来免疫应答。
亚单位疫苗与多肽疫苗是DNA重组技术使得获取大量纯抗原分子成为可能。这与以病原体为原料制备的疫苗相比在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使得质量更易控制,价格也更高。从效果来看,有些亚单位疫苗,如非细胞百日咳、HBsAg等,在低剂量就具有高免疫原性;而另外一些疫苗的免疫力则较低,要求比铝盐更强的佐剂。肽疫苗通常由化学合成技术制造。其优点是成分更加简单,质量更易控制。但随着免疫原分子量和结构复杂性的降低,免疫原性也显著降低。因此,这些疫苗一般需要特殊的结构设计、特殊的递送系统或佐剂。
载体疫苗是将抗原基因通过无害的微生物这种载体进入体内诱导免疫应答。它的特点是组合了减毒活疫苗强有力的免疫原性和亚单位疫苗的准确度两个优势。这种活载体疫苗的一个显著好处是可以有效在体内诱导细胞免疫,这在目前诱导细胞免疫方法还不够好、细胞免疫在一些疾病又特别重要的背景下显得很有前景。在试验中使用的重要载体有牛痘病毒的变体、脊髓灰质炎病毒、禽痘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沙门菌、志贺菌等。也可以同时构建一个或多个细胞因子基因,这样可增强免疫反应或者改变免疫反应方向。
可食用疫苗是将此类疫苗的载体是采用可食用的植物如马铃薯、香蕉、番茄的细胞,通过食用其果实或其它成分而启动保护性免疫反应。植物细胞作为天然生物胶囊可将抗原有效递送到粘膜下淋巴系统。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有效启动粘膜免疫的形式。因此,对于粘膜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疫苗批签发作为一项科学有效的疫苗监管制度,是WHO要求的国家疫苗监管的六项职能之一,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国家。在国家疫苗管理体系中,批签发作为疫苗上市使用前最后一道关口,确保疫苗安全有效。
佐剂是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当与抗原一起注射或预先注入机体时,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
DNA疫苗(DNAvaccine),又称“裸”DNA疫苗(nakedDNAvaccine)、基因疫苗(geneticvaccine),亦有核酸疫苗(nucleicacidimmunizaiton)、多核苷酸疫苗(polynucleotidevaccine)等相关名称,是近年来基因治疗研究中所衍生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Vero细胞,是于96年从正常的成年非洲绿猴肾细胞获得的转化细胞。该细胞是贴壁依赖性的成纤维细胞。它能支持多种病毒的增殖,包括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狂犬病等病毒,已被准许用于生产人用病毒疫苗。
交叉保护作用(crossprotection)两种病毒感染一种寄主时先入侵的病毒能够保护寄主不再受第二种病毒的侵染。
病毒样颗粒疫苗(VirusLikeParticle疫苗,简称VLP疫苗)病毒样颗粒是不含病毒核酸的空壳结构,许多病毒结构蛋白都具有自动组装成VLPs的能力,在形态结构上与天然的病毒颗粒相似,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和生物学活性。由于VLPs不含有病毒遗传物质,因此不具有感染性,其中有些已经作为疫苗成功应用于临床。VLPs在结构上允许外源基因或基因片段的插入而形成嵌合型VLPs并将外源性抗原展示在其表面。此外,多数病毒VLPs还具有包裹核酸或其他小分子的能力。
疫苗产业链及招标决策链分析.疫苗产业链按照最新疫苗管理法,一类苗和二类苗都需要由疫苗企业配送到省疾控中心,再配送至区县疾控中心,目前二类苗是可以直接配送到区县疾控中心的。
上游企业:上游企业由两大块组成,一块是培养基和试剂供应商,另一块是包材供应商。由于能够提供培养基和化学试剂的企业较多,该行业属于充分竞争状态,供应能力较强,一般疫苗企业都会进行筛选,通过长期合同和大量采购而将价格压到较低优惠价位,同时也会有其他备选企业可替代,因此原材料行业对疫苗行业的议价能力和控制力较低,不构成重大影响。药品包材:疫苗一般有西林瓶、预充针剂、冻干粉针剂、丸剂、滴剂等多种剂型,每种剂型价格不同,其中以预充针剂包装材料成本最高。目前全球流行为疫苗贴VVM,这是一个温度监控标签,可监控疫苗从出厂到接种前的温度变化对疫苗质量的影响。这一标签价格较低,但可大幅减少疫苗因不确定是否可用而导致的损失浪费,目前也逐渐在国内开始流行。
成本占比:疫苗行业属于高毛利行业,较好的二类苗毛利率能达到80%以上,即便是一类苗毛利率通常也能达到40~50%。
对生产成本进行拆解分析来看,培养基和化学试剂占比较低,约为0%左右。包材的占比因一类苗、二类苗而异,一类苗价格低,相对而言包材的占比较高,因此包材价格的变动对一类苗影响较大,通常占比在5%或更多。二类苗实行自主定价,行业利润较高,相对而言对包材的价格敏感度低。虽然预充剂型包材成本最高,但因为使用方便,减少接种点工作量,相对较小的污染可能性等多个因素,而受到市场的欢迎,各疫苗企业自主定价,在这一剂型的定价上也相对较高,因此预充剂型的毛利率相对更高,企业也有动力调整不同剂型的销售比例,向预充剂型倾斜。
佐剂:目前,已上市且含铝佐剂的疫苗有狂犬病疫苗、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白喉和破伤风疫苗、流感嗜血杆菌月疫苗和肺炎球菌缀合疫苗等。
铝佐剂主要功能仅局限于疫苗蛋白的缓释作用,且对某些疫苗候选抗原缺少佐剂效应或仅有较弱的佐剂效应,虽可增强体液免疫,但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和细胞毒性栽细胞应答,且还会诱导陨早耘介导的超敏反应,引起注射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刺激局部产生红斑、疼痛、肉芽肿和皮下结节。
脂质体作为佐剂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巨噬细胞的细胞膜融合,将疫苗抗原蛋白质递送入细胞质内,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原提呈作用。此外,脂质还具有诱导免疫的作用,可以作为半抗原的载体诱导非栽细胞介导的系统陨早酝反应。脂质体具有众多的优良性质,脂质体佐剂无毒性,且能降低抗原的毒性,在宿主体内可以自行降解,其不仅具有提呈抗原、保护抗原、防止抗原在体内降解的作用,而且能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强免疫反应。其作为疫苗佐剂,具有副作用小、可减小抗原剂量及接种次数、减小抗原毒性、提高抗原稳定性等优点。
下游企业:下游市场主要是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目前市场并没有独立的疫苗接种民营企业。疫苗是向健康人群接种的预防类产品,因此国家对疫苗的管理更加严格,计划免疫政策由国家制定,由疾控中心执行,各省疾控中心根据国家政策展开招标,直接向有资质的疫苗生产单位采购,然后通过各省、市、县疾控中心逐级下发到基层接种单位——防保所或接种点。因此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采购量对一类疫苗生产商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类疫苗市场则是放开的市场,各级疫苗接种点都可以直接向疫苗生产单位进货,也可以向疫苗代理商采购。年6月日起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打破了疫苗市场流通领域由疾控中心一统天下的经营局面,二类疫苗市场实现了销售渠道的开放,二类疫苗生产企业的销售对象由原来的家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扩展到数万家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及有资质的疫苗批发企业,促进了二类疫苗市场需求的充分释放。
冷链配套:冷链的配套设备包括贮存疫苗的低温冷库、冰徘速冻器、普通冷库、运送疫苗专用冷藏车、疫苗运输车、冰箱、冷藏箱、冷藏背包以及计算机和零配件等。冷链配送目前还属于区域化的为主,目前全国疫苗冷链运输有顺丰、京东等。国药、华润也积极布局冷链配送环节,相比药品是通过药品差价消化物流成本的,疫苗配送是通过物流费用体现的,避开了两票制的限制。
.疫苗生产流程病毒疫苗生产工艺流程:
.治疗体系体系从治疗体系划分,从疾病预防,再到疾病诊断,之后到疾病治疗,最后到疾病跟踪四部分组成。从成本最低,给病人带来伤害最低的原则来看,疫苗是针对疾病最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疾病治疗体系不可缺少的一环。
.4疫苗招标决策链介绍一类苗招标决策链介绍:
一类苗的招标由中国疾控中心招标,再由各省疾控中心进行采购,各区县自行到省疾控冷链运输回去进行接种预防。
二类苗招标决策链介绍:
二类苗的招标单位不是中国疾控中心,由各省疾控中心进行招标,同一个疫苗中标企业由多家组成,各区县从中标范围内,自行挑选合适的厂家进行采购。
全球疫苗概况及发展历程.国际疫苗概况07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为77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的.4%。据EvaluatePharma估测,到04年全球疫苗市场年销售总额将达到亿美元,复合增长率在7.%。从区域分布看,欧美市场占比超60%,是疫苗消费的主要市场,疫苗接种意识成熟,已有品种接种率达较高水平,增长空间相对有限。而以中国、印度、南美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由于基础薄弱,疫苗品种和接种率相对处于初级水平,随着整体接种意识的提升,该市场规模正在崛起,预计在未来5-0年内新兴市场是全球疫苗市场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球疫苗市场主要由大型药企占据,四家巨头企业(赛诺菲巴斯德、葛兰素史克、辉瑞、默沙东)占全球近90%的市场,已具有行业垄断地位。
近十年来,全球疫苗行业的增长多得益于一系列高品质的创新疫苗品种的面市,销量前十的疫苗包括四种多价疫苗和三种多联疫苗,传统疫苗的贡献率逐渐减少。06年十大畅销疫苗单品年销售额均超过5亿美元,总销售额60亿美元,占全球疫苗总销售额超40%。
.国际疫苗发展史西方疫苗发展时间轴:
时间
年
88-90
97
年至今
阶段
疫苗起源
减毒疫苗
亚单位疫苗
核酸疫苗/新型疫苗
代表疫苗
天花疫苗
狂犬病疫苗、卡介苗
乙肝疫苗
-
发展速度
萌芽,较慢
传代减毒发现,发展迅速,十多种疫苗上市
基因工程技术,带来多种疫苗改良
新疫苗研发瓶颈
全球技术发展情况
年发明显微镜,8至9世纪的新思潮
88年,提出细胞构成动物的基本概念
84年,发现有丝分裂,为细胞传代繁殖奠定基础
95年发现DNA双螺旋
年基因组计划
互联网高速发展
全人源抗体平台上市
代表西方公司
年创立巴斯德研究所
96年默沙东,麻疹疫苗(活病毒)
96年,辉瑞公司推出了对抗高度传染性儿童疾病麻疹的疫苗。
4中国疫苗行业概况及格局4.整体概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人用疫苗生产国,根据中检院数据披露,我国每年批签发疫苗5亿-0亿瓶(支),全球排名第一。按批签发口径测算,年中国疫苗产值仅87亿元,年产值突破00亿元。0-05年由于国内缺少重磅品种上市,疫苗产值均保持在50亿元左右,行业增长陷入停滞。近几年,疫苗产值增长缓慢。
截止目前全球已批准75种预防性疫苗,可预防40多种疾病,中国可生产65种疫苗,预防6种传染病,,根据中检院07年生物制品批签发年报,07年申请批签发的50种疫苗,我国能自行生产46种,中国已成疫苗工业大国。全球销售前十大疫苗中,国产疫苗仅有肝炎疫苗,考虑到国产多联苗、价肺炎和HPV疫苗等正陆续在国内上市。
自0年DTaP-Hib四联苗、04年AC-Hib三联苗、06年EV7疫苗与二价HPV疫苗、07年四价HPV疫苗与价肺炎结合疫苗、08年九价HPV疫苗、五价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与四价流感等重磅疫苗相继获批上市后,叠加未来几年内其他国产重磅疫苗的陆续上市,我国二类苗市场有望新一轮的扩容期。
我国是疫苗生产第一大国。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自00年以来,我国的年批签发量维持在5亿至0亿瓶/支。
07年国内产值前0的疫苗的情况如下:
目前国内疫苗的领先企业如下:
企业名称
疫苗数量
上市情况
集团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55
未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40
未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北生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6
未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6
未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6
未上市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这四家由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疫苗企业,疫苗批文6个批文,占总批文书60个,占比45.%,具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4.一类苗市场情况:07年,签发上市的一类疫苗约计5.6亿人份,占上市疫苗的78.79%,由于一类疫苗为国家医保付费的福利性质产品,且强制接种,因此价格和利润率都有限。行业内疫苗生产商主要以国企为主,市场集中度较高,其中中生集团下的六大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及昆明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市场份额总计80%左右。
我国07年的一类疫苗市场份额方面,百白破疫苗签发量占据第一,约.05亿支,占到今年疫苗签发总量的7.54%,主要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长生生物和玉溪沃森供应,其中80.5%的市场份额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占据。
4.二类苗市场情况:05年二类疫苗批签发量占总批签发量的7%。06年,受山东疫苗事件影响,二类疫苗批签发量占比下滑至0%。山东疫苗事件后,国家开始对疫苗行业实施一票制,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政策改革使得二类疫苗市场逐渐恢复,07年二类疫苗批签发量占比提高至6%。
我国二类疫苗是自费接种,比一类疫苗的毛利更高,主要参与者为民营企业。06年,民营企业占比67.5%,国企仅占4.4%,其余8.%由各大外企组成。
4.4中国疫苗发展时间轴:时间
-
-
00
以后
阶段
计划免疫前期
计划免疫时期
5苗防7病
4苗防5病
-
内容简述
免费接种牛痘苗
开始实施计划免疫
扩大免疫规划(EPI)
年儿童预防接种证
-
-
-
公司改革时期
计划经济
开始国有企业民营化
0年国进民退
代表中国企业
六大所
99年华兰生物
年智飞生物
由于中国在00年修改了《中国药典》三部,部分关于疫苗相关的规定,对抗生素的使用做出了限制等要求,部分进口疫苗并未做相应检测,最终退出中国市场。
5疫苗行业政策法规5.疫苗行业高监管的特点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定并完善疫苗相关的法律法规,让疫苗的监管行为变得名正言顺,从法律上规范疫苗的监管活动,处罚违规行为。
建立监管体系。疫苗从研发、生产到储存、使用等是一个整体的产业链,每个阶段都与疫苗的安全息息相关,所以疫苗监管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监管体系,不能是零散的。
严格审核厂家生产资格。从源头上控制好疫苗的安全,就要严格审核疫苗生产厂家的资质,提高疫苗生产资格的准入门槛,只有在疫苗安全监管方面达到要求的厂家才允许涉入疫苗的生产环节。
公开疫苗信息。联网管理疫苗,将每一支疫苗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开,方便人们随时查询疫苗的生产日期、产地、有效期等安全信息。
专业机构检测。每一种疫苗上市以及进入市场流通前前都要经过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检测疫苗的有效性以及安全,当然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这些机构尽量属于第三方机构,且与疫苗行业没有利益相关。
媒体监管。新闻媒体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力量,对疫苗行业保持一定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