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第十三章肺纤维化与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第十三章 肺纤维化与动脉血气分析检查

  弥漫性肺疾病(DPLD),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非肿瘤、非感染、非特异性肺泡炎症伴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组成的疾病谱。目前将DPLD大致分为五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s,IIP)作为未知病因的一类,约占DPLD的60%左右。因此,笔者主要介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又根据病理分七型,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RB-ILD)。血气分析是指对各种气体、液体中不同类型的气体和酸碱性物质进行分析的技术过程。其标本可以来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及各种混合气体等,但临床应用最多的还是血液。血液标本包括动脉血、静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等,其中又以动脉血气分析的应用最为普遍。动脉血气分析是唯一可靠的诊断低氧血症和判断其程度的指标,也是唯一可靠的判断和衡量人体酸碱平衡状况的指标。目前,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各科低氧血症和酸碱失衡的诊断、救治中,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检验项目。

  通常情况下,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显示轻度低氧血症,并且活动时弥散量减少,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加大,使PaO2进一步降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低氧血症是由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衡和弥散功能异常所致。但PaCO2即使在病程后期,通常也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大多数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在静息或活动时,每分钟通气量明显增加,导致PaCO2减少而呈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这里所说的每分钟通气量的增加,是由于呼吸频率增加,而非潮气量的增加,过度通气是由于病变的肺实质的机械受体发出的神经冲动增强呼吸中枢驱动所致,并非由于酸碱状态失衡或由于低氧血症。动脉pH通常正常,但随运动而降低,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肌肉活动增强无氧代谢的结果。

  为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低氧血症,笔者现将动脉血气分析的主要指标及低氧血症评判标准介绍如下:

  1.酸碱度(pH):是表示体内氢离子浓度的指标,它反映了体内呼吸性和代谢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pH正常参考值7.35-7.45。pH7.35为酸血症,pH7.45为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氧分压(PaO2):是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主要用于判断缺氧及其程度。PaO2正常参考值80-mmHg。轻度低氧血症:50mmHg≤PaO2<60mmHg;中度低氧血症:40mmHg≤PaO2<50mmHg;重度低氧血症:PaO2<40mmHg。

  3.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人PaCO2水平非常稳定,波动范围小于4mmHg。PaCO2正常参考值35-45mmHg。

  4.剩余碱(BE):BE为正值时,体内碱储存过量,提示代谢性碱中毒。BE为负值时,体内碱储存不足,提示代谢性酸中毒。由此可知,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大部分都伴有缺氧情况,甚至酸碱代谢失衡。而判断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是否有缺氧和/或酸碱平衡失调,则需查动脉血气分析。另外,在病情进展过程中也需查血气分析,从而随时跟踪病情变化。但是,临床上对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诊治不能仅依靠单一检查,仍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得到正确判断。

(董瑞、董莹 著)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皮肤病医院是哪家
白癜风最佳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gho.com/jbyf/1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