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0月份,白城的天气又到了抽风的时候了,前几天还小雨连绵,现在就秋光灿烂了。
现在的天气,外面热,屋里冷,再加上供热还没有开始,很多免疫力较弱的宝宝们都很容易生病,咱们家长可要注意喽!
感冒:
这个季节感冒很大原因是因为室内外温差较大,增减衣物不及时,小编教给大家一个妙招,“三暖两凉”
“三暖”是指什么?
1.背暖
中医认为,人的背部是阳气汇聚之处,喜温恶凉,寒、风之邪最易侵犯而致病,所以保持背部的适当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的机会。
实操:给孩子备个小坎肩,护住后背。但是,要掌握好暖的度,不可过暖。如果保暖过度,孩子背部出汗多,反而容易受风而感冒。
2.肚暖
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是保护脾胃。孩子脾胃功能较弱,如果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会肚子痛,从而损伤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稳定地运转,无法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
实操:“肚暖”是孩子保健重要的一环,孩子睡觉时围上肚兜或肚围,盖好肚子,都是保持肚暖的一种好方法。
3.足暖
脚部是阴阳经穴交汇之处,是阴经走得最多的地方,而且神经末梢丰富,对外界最为敏感。孩子的手脚保持温暖,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所谓“寒从脚下起”,就是这个道理。
实操:尽量保证孩子的鞋和袜子每天都是干燥的,如果湿了,要及时更换。因为潮湿会加快、加重寒冷引起的损伤。给孩子穿纯棉的袜子,而不要穿尼龙袜,因为它不透气、不吸汗。
“二凉”是指什么?
1.头凉
头部喜凉恶热,因为人所有的阳气都汇聚在头上,而阳是要发散的,是要动的,你捂着它,发散不了,就会头昏脑涨。孩子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由头部发散,头热则会心烦、头晕,所以头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头先热。
实操:在保暖上,要“重脚轻头”,保证孩子足暖、头凉,不要把头捂得过于严实,尤其是在室内。这样就能让孩子神清气爽,气血循环顺畅。
2.心、胸凉
“心属丙火”,穿着过厚,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肺为华盖”,肺就像两片叶子,让它正常撑展,才能发挥“宣发”、“肃降”的功能。
实操:孩子的衣着不要过于厚重,而且不要太紧,晚上睡觉时,被子不要盖得过厚,以免压迫孩子的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
秋季腹泻
因为气温转凉6个月至2岁的宝宝最易被感染腹泻,通常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炎症、呕吐等,腹泻频繁,便便呈洗米水样或蛋花汤样,少数宝宝腹泻甚至可持续20多天。
当宝宝出现口唇干燥、面色发灰、尿量减少及皮肤失去弹性等现象时,医院诊治。一旦宝宝对口服补液抗拒,或腹泻程度加重,医院接受治疗。
温馨提示:
把好“病从口入”第一关:勤洗手,对于给宝宝食用的水果蔬菜,一定要彻底清洗干净,同时也要注意宝宝玩具的清洁。平时要多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增强宝宝对病菌的抵抗力。
鼻炎
秋季气温变化较大,秋季风沙也会增加空气中粉尘量,宝宝身体抵抗力偏弱,这些都容易造成宝宝鼻炎。宝宝鼻炎症状主要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清鼻与打喷嚏,有时还会出现喉咙痒、流眼泪等症状。
宝宝发生鼻炎症状时,妈妈们要经常给宝宝擦拭鼻涕,避免鼻涕影响宝宝呼吸。妈妈们要保持室内通风,空气清新流动。鼻炎很多情况下是由感冒引起的,因此平时需要加强宝宝身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温馨提示:
妈妈们给宝宝擦拭鼻涕的错误做法将会给宝宝带来巨大的隐患,通常会引发鼻窦炎等鼻子问题。妈妈们给宝宝擦拭鼻涕的正确做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地把鼻涕擤干净;妈妈们千万不可用纸巾或手绢捏着宝宝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很容易造成宝宝鼻窦炎。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秋季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的增加,宝宝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是发热和起皮疹,随着病情加深还会出现口腔黏膜疹、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等症状,常使宝宝出现流涎和拒绝进食。
温馨提示:
手足口病是由空气中的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因此提高监测、预防尤其重要。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妈妈们要按时给宝宝房间进行消毒,及时消灭引起手足口病的多种致病病毒。
2.隔离病原:妈妈要做好隔离措施,不要让患有传染病的病人接近宝宝,防止传染病毒。
3.减少宝宝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广场、公交车由于空气十分混浊,病毒密度过大,宝宝很容易被传染肠道病毒。
4.定期检查:随着秋季的到来,要给宝宝定期做身体检查,这样有利于及早发现宝宝手足口病症状。
注意:
宝宝手足口病如果没有并发症,通过自然疗法很容易治愈,并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后遗症。但是手足口病患儿很容易受到其他病毒感染,诱发心肌炎、脑炎、病毒性肺炎等高危害疾病,因此妈妈在发现宝宝出现手足口病症状时不能掉以轻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多少钱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