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病毒如何预防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全球正面临甲型流感病毒的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有约80万人死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目前已有超过种甲型流感病毒被确认为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
从目前来看,全球大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主要包括三种亚型,其中以H1N1亚型为多见。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血凝素抗原的不同分为H、N、E三个亚型,其中H亚型感染范围最广,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除流感之外,流感还包括其他一些常见疾病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等。
目前甲型流感流行范围广,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出现甲型流感疫情。我国也是甲型流感流行的主要国家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报告的甲型流感病例中,3岁以下儿童占15.8%;3岁至17岁青少年占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13.6%。此外,近期也出现了一些儿童和年轻人患病的情况。
1.尽量避免接触患病者
尽量避免与患病儿童接触,以免被传染。如果家中有人患流感,则应让他们待在单独的房间内,避免接触患病的家人或其他家庭成员。如果家中有人已感染流感,应尽量与其隔离。
为防止传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一定要戴口罩。
(2)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3)不要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4)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6)尽量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或其粪便。
(7)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咽痛、流涕等)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
2.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
甲型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而人群聚集场所如学校、超市、影剧院等地方都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地方,流感病毒容易传播,因此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很重要。
专家提醒,在流感流行季节,市民要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避免到空气流通不畅、人群密集的场所;在公共场所,最好戴上口罩;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医院就诊。此外,如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戴好口罩及时就医。此外,市民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勤洗手
勤洗手可以预防疾病传播,饭前便后、触摸眼睛、鼻或口腔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每次洗手都用干净的毛巾和水擦手,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眼、鼻或口腔。儿童勤洗手,年龄大些的孩子也可以让他自己用肥皂和水洗手。
4.注意饮食卫生
食品在烹调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潮湿环境中,易受到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因此,饮食卫生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病从口入,要做到“六要六不要”:既要生熟分开、不吃生食;不要喝生水、吃未煮熟的肉和蛋;不要吃未清洗干净的瓜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
5.注意环境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勤开窗通风。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流感流行期间,不要接触有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患者,家里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感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立即就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