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刚刚拉开序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巨大阴影便笼罩着整个中国,国外也出现了零散感染的病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与病毒顽强对抗的战争。“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医护人员舍生忘死的奉献、志愿者不求回报的付出、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以及来自世界盟友的援助,人类正全力以赴与-nCov抗争搏斗,相信希望的曙光就在不远的明天。
众所周知在病毒、细菌、支原体或真菌等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物质来识别和清除这些病原体,包括固有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反应又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而这其中就包括大家熟悉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G)。它一方面可以识别和中和病原体,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同时发挥调理作用,帮助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细菌,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过多的补体、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增加调节性T细胞数量,抑制过度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免疫稳态。然而婴幼儿、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患者等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当病毒侵入的时候,由于机体免疫系统不能够及时供给足量的抗体以快速清除病毒,使得病毒大量复制和迁延,对机体造成损伤,使疾病发生发展。及时补充足量的外源性人免疫球蛋白G,能够增强机体的抵抗感染的能力。
年1月30日在线发表在《柳叶刀》的一篇名为《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99casesof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inWuhan,China:adescriptivestudy》文章[1]对武汉99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进行了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总结了在99名患者中51%的患者伴有慢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提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孕妇、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免疫力低下的群体,在发生-nCoV感染时,应及时应用抗真菌药预防感染,加强免疫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该文章建议重症患者使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来增加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纳入该研究的99名患者中27%的患者接受了多克隆抗体——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
关于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体的用法用量文章中并未提及,相关研究报道也比较少,临床上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而定。总结相关文献,建议重症感染患者应尽早使用,有meta分析[2]提示,单次输注IVIg剂量大于1g/kg、使用天数超过2天的获益更大。
随着被治愈的-nCov感染者的数量的增加,有人提出了一种猜想:即治愈者的血液中应该已经存在抗-nCov抗体,是否可以把这些治愈者的血浆进行处理,纯化出可以有效中和-nCov病毒的抗体,或者重组生产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用以治疗和预防-nCov病毒引起的疾病。
这种方法理论上可行,但是抗原特异性B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含量比较低,实际操作起来的工作量和困难程度都是巨大的。而且病毒一旦发生变异,抗-nCoV抗体的保护力度会大打折扣。因此,需要我们尽快全面深入了解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深刻剖析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综合制定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
最后,希望大家做好防护,相信科学,冷静面对,让我们一起共渡难关!
主要参考文献
[1]NanshanChen,etal.,(),Epidemiological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99casesof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inWuhan,China:adescriptivestudy,Lancet,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