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之上拨开投资疑云
4月份的市场给人太多悲观,也给人太多欣喜。市场在一度跌破3000点以后,诸多利好政策的出台又令沪深两市绝地反弹。但即便是单周上涨超过15%的市场,也不能排除投资者对后续走向的犹疑。券商、基金公司也纷纭在这段时间抛出了自己的预测观点。结合近日的市场行情与热门,我们逐一为投资者们拨开第二季度的种种投资疑云。 市场在经历了跌破3000点白癜风医治后绝地反弹后,留给投资者的是充满疑虑的第二季度。比如大小非解禁、比如宏观经济走势、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政策等等。在这样的市场中,投资者在投资时需要推敲的因素更多,在决策时也需要更加谨慎。上周五沪深股市尾盘获利回吐,就隐含着投资者的耽忧。对五月份解禁限售股,特别是银行类解禁限售股对市场的冲击,使得投资者在这一天兜售银行股。 很多利好,看上去并不像想象般美好。限售股解禁的规范虽然出台,但在证监会还没有出台细则的情况下,5月份的市场可能面临解禁限售股的加速兜售,当月恰好也是限售股解禁较多的一个月份。 与短时间的限售股解禁的冲击相比,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更看重宏观经济的变化。CPI是他们关注的指标之一。从前两次高通胀时期的经验分析,负利率将造成CPI加速上行,另一方面,对通胀不利的局面是美联储为了挽救深陷次贷危机的美国经济,仍将坚定不移地降息,导致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从而向全球白癜风最好医治方法输出通货膨胀。 多数机构均认为未来几个月中,CPI仍将保持在7%-8%或更高的水平。此前政府所说的全年CPI控制在4.8%的水平实现起来有很大的难度,而这1难度也预示着进一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在增加。 另外,股市已探底反弹,GDP的增速是否是邻近拐点也遭到投资者关注,一旦GDP增速减缓,企业利润下滑,投资者对全年公司业绩将给出重新估价,市场的估值中枢也将变动。诸如调解印花税等利好政策刺激只是纠正了短时间的市场信心崩溃,但从中长时间来看,投资者越来越将A股的未来与经济的运行情况挂钩。这一点说明,自2006年以来的牛市思维已被改变。 基于此,专业机构及专家的观点能给个人投资者们提供更多的意见,无论是在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上,还是针对股市资金流向变动,抑或对政策的解读上,这些观点将拓宽个人投资者决策时的视野;同时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它们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主流资金的意见,这也是本次专题主旨之一。 本报吴敏张羽飞赵侠冯一萌苏曼丽殷洁周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