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临床表现
疾病检查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疾病预防
疾病保健

科普什么是肺炎

肺炎(pneumonia)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在抗生素应用以前,细菌性肺炎对儿童及老年人的健康威胁极大,抗生素的出现及发展曾一度使肺炎病死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尽管应用强力的抗生素和有效的疫苗,肺炎的病死率没有降低,甚至有所上升。

医院获得性肺炎年发病率分别约为12/人口和5~10/住院患者,近年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门诊患者肺炎病死率1%~5%,住院患者平均为12%,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者约为40%。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原因与社会人口老龄化、吸烟、伴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心力衰竭、肿瘤、糖尿病、尿毒症、神经系统疾病、药瘾、嗜酒、艾滋病、久病体衰、大型手术、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器官移植等。此外,亦与病原体变迁、新病原体出现、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加、病原学诊断困难、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尤其是多耐药(multidrug-resistant,MDR)病原体增加等有关。

肺炎可按解剖、病因或患病环境加以分类。

解剖分类

大叶性(肺泡性)肺炎

病原体先在肺泡引起炎症,经肺泡间孔(Cohn孔)向其他肺泡扩散,致使部分肺段或整个肺段、肺叶发生炎症。典型者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并不累及支气管。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X线影像显示肺叶或肺段的实变阴影。

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病原体经支气管入侵,引起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的炎症,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及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其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军团菌等。X线影像显示为沿着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边缘密度浅而模糊,无实变征象,肺下叶常受累。

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累及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周围组织,有肺泡壁增生及间质水肿,因病变仅在肺间质,故呼吸道症状较轻,病变广泛则呼吸困难明显。可由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肺孢子菌等引起。X线影像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肺下部不规则阴影,可呈磨玻璃状、网格状,其间可有小片肺不张阴影。

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

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和鲍曼不动杆菌等。

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军团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病毒性肺炎

如冠状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肺真菌病

如念珠菌、曲霉、隐球菌、肺孢子菌、毛霉等。

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

如立克次体(如Q热立克次体)、弓形体(如鼠弓形体)、寄生虫(如肺包虫、肺吸虫、肺血吸虫)等。

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

如放射性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胃酸吸入引起的化学性肺炎,对吸入或内源性脂类物质产生炎症反应的类脂性肺炎等。

患病环境分类

由于细菌学检查阳性率低,培养结果滞后,病因分类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困难,目前多按肺炎的获得环境分成两类,主要基于病原体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有利于指导经验性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   

重症肺炎首先应选择广谱的强力抗生素,并应足量、联合用药。因为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足或不合理,或尔后根据病原学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其病死率均明显髙于初始治疗正确者。重症CAP常用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用呼吸氟喹诺酮类和氨曲南。HAP可用抗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的任何一种联合呼吸氟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如怀疑有MDR球菌感染可选择联合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

抗生素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应马上给予首剂抗生素,越早治疗预后越好。病情稳定后可从静脉途径转为口服治疗。抗生素疗程7~10天或更长时间,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肺炎临床稳定可停用抗生素,其标准为:①体温≤37.8℃;②心率≤次/分;③呼吸频率≤24次/分;④血压:收缩压≥90mmHg;⑤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Sa02≥90%或Pa02≥60mmHg;⑥能够口服进食;⑦精神状态正常。任何一项未达到则继续使用。

抗生素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有效时表现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而X线影像病灶吸收较迟。如72小时后症状无改善,其原因可能有:①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②特殊病原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③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如免疫抑制);④非感染性疾病误诊为肺炎;⑤药物热。需仔细分析,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年龄大于65岁者可注射流感疫苗。对年龄大于65岁或不足65岁,但有心血管疾病、肺疾病、糖尿病、酗酒、肝硬化和免疫抑制者可注射肺炎疫苗。

发热、咳嗽、呼吸增快、呼吸困难、听肺部有湿性罗音,照胸部X线有异常改变,这些均是肺炎的典型“特点”,进入秋冬季,小儿呼吸道疾病占了上风,虽然肺炎的孩子不多见,但有些特殊的孩子总是深受肺炎的困扰,反反复复发作。儿科专家称,只要咳嗽超过3-4天,高烧39℃以上,就要考虑可能是肺炎。咳嗽时间较长的孩子,建议最好照胸片检查,以鉴别诊断。如果确诊是肺炎,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抗生素,均要用足疗程,以免治疗不彻底而导致反复发作。   

感冒为何转化成了肺炎?

  在秋冬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简直就成了孩子们的“家常便饭”,据南方医院儿科主任兰和魁说,目前门诊里呼吸道疾病占了60%-70%的比例,而其中有10%-20%是肺炎患儿。

  “BB开始只是感冒,有些咳嗽,医院看,医生诊断为支气管炎,吃了两天药后不见好转,还是咳嗽。此时我比较着急,就带孩医院,孩子的病情一直没变化。谁知道一个星期之后,去医院拍了胸片之后,被确诊为‘肺炎’,现在已经打了近10天的吊针,看着孩子日渐消瘦,我这心里不知道有多难受,感冒怎么就变成了肺炎呢?”这一则广州妈妈网上的留言引起很多妈妈的“共鸣”。

  在临床上,很多父母都很困惑,宝宝开始还只是感冒,怎么过了几天就成了肺炎了呢?据兰主任的经验,小儿咳嗽超过3-4天,高烧39℃以上,往往就要考虑肺炎。感冒后,孩子咳嗽最让家长着急,于是有些家长就以为只要孩子不咳嗽就好了,看病强调要医生“止咳”。实际上,当孩子咳嗽时间较长时,最好就照一下胸片,鉴别诊断是否是肺炎。当呼吸道感染痰多时,应以祛痰为主,不然孩子肺部的分泌物排泄不畅时,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完全有可能“由上而下”变成肺炎。

  

肺炎为何反复发作?

  嘉嘉快1岁了,总是隔一两个月得一次肺炎,医院住上半个月,医院里的“老病号”。嘉嘉妈妈就问医生,为啥我的孩子总是反复得肺炎?

  “尽管小儿的抵抗力相对成人差,但不会轻易得肺炎,医院里,总有那么一些孩子,医院报到,有的一个月还要见上两三次。”兰和魁说,“如果孩子出现反复肺炎,即1年患2次或2次以上,那就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了,需要找找原因”。

  兰主任说,通常反复患肺炎的孩子有一定的特殊性,多数存在基础疾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先天性异常,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哮喘、免疫缺陷病等,最后就是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孩子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上户外活动的减少,这样的孩子,身体本身抵抗力不强,容易反复感冒甚至得肺炎。所以当孩子有不良生活习惯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不能听之任之。

  除了以上常见的原因以外,用药不正规,治疗不彻底,也是导致孩子肺炎迁延不愈的一个原因。所以,当孩子反复肺炎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用抗生素该用多长时间呢?

  “小儿肺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兰主任说,“一般来说,病毒感染是儿童急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是细菌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抗生素是对付肺炎的主要“武器”,且疗效确切。兰主任介绍,在临床上,超过90%肺炎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即使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超过3天之后,很有可能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往往确诊为肺炎就要上抗生素。

  然而,肺炎患儿要使用多久的抗生素,关于疗程长短的问题却始终是困扰临床医生和家长的问题。兰主任说,小儿肺炎的病程通常为5-7天,对于很多病例,治疗可能会持续一周或两周。抗生素一般用到孩子热退且平稳、全身症状有明显改善、呼吸道症状部分改善之后的3-5天。这前后加起来,使用抗生素几乎超过一周,目的是为了巩固疗效,以免病情反复。

  当然,专家也表示,单一依赖抗生素治疗、无原则地延长其疗程也肯定是不规范的,应根据病原微生物不同、病情轻重不等、个体差异而确定其疗程。









































北京哪个白癜风医院最好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gho.com/jbyf/1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