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鉴于呼吸道合并感染的普遍性和危害性,预防接种相关疫苗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中国疾病中心流行病学原首席科学家曾光建议:为应对新冠叠加感染的风险,接种流感疫苗非常重要。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提到:我自己一定会去打流感疫苗,大幅降低合并感染风险。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关于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对准备建议》明确指出:“我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叠加,防控复杂性和防控难度加大。促进流感、b型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水痘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福建省疾控中心病毒科科长翁育伟提醒年,由于新冠流行,大家普遍加强了个人防护,比如戴口罩、减少人群聚集等。受此影响,年流感流行强度与往年相比,大幅度降低,但今年流感流行强度开始逐步回升,或接近往年水平。
每年的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期,10月底之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间。
疫苗接种后一个月内起效,这样到流行高峰时恰好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果来不及在10月份接种,整个流行季也可以接种。接种“23价肺炎疫苗”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中肺炎球菌性引起的肺炎最为常见高达83%,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人体患免疫力下降时或者患慢性时更容易患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同时加重自身性疾病。
儿童和中老年人是肺炎的高危人群,儿童的鼻咽部携带率高于成年人。在我国,肺炎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肺炎的病死率高达28.6%。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导致我国儿童及成年人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肺炎链球菌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之一。
1.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是安全的
23价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同时分部位接种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可以与流感疫苗同时分部位接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2.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同时接种有更好的防病效果
可以预防流感,减少肺炎球菌性肺炎和侵袭性肺炎球菌病的发生频率。研究表明,同时接种两种疫苗后,可使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相关住院率降低63%,总死亡率降低81%,可增加防护的成效。
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巨大,为科学应对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有效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冬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造成的健康危害,疾控中心建议: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以下六类重点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和23价肺炎疫苗
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
托幼儿童和中小学在校学生
50岁及以上老年人
医务人员
婴幼儿家庭成员
看护人员
流感每年流行毒株不同,需每年流行季节接种,5年内未接种过2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老年人(60岁以上),还可以接种1剂23价肺炎球菌疫苗,既预防流感又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多数市民今年已接种新冠疫苗,提醒各位市民朋友,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需满14天,方能接种流感疫苗和23价肺炎疫苗。同时,要严格遵循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按照接种门诊安排的时间段前往接种,减少陪同人员数量,避免在人员聚集的场所停留。希望市民朋友配合遵守“预约制、戴口罩、一米线、勤洗手”的防疫措施,共同维护流感疫苗接种的安全环境。明溪疾控传播健康知识,
展示疾控风采!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