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气温骤降,雾霾四起,致呼吸道疾病高发,医院和门诊人满为患,老人、小孩等免疫力低下的群体更是很难逃脱肺炎的侵袭,有不少患儿刚一出院,又不幸感寒复发,不得不“再进宫”,或在整个冬天反复折腾,严重影响了全家人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肺炎是由各种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呼吸道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因治疗不当,或未能充分休息而引起的并发症。因肺部受到炎症影响,肺泡充血肿胀、炎性分泌物增多,影响气体交换和弥散,出现咳、喘、憋气和高热等全身性感染症状,严重者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婴幼儿机体免疫功能的不完善,更容易发生肺炎,由于其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当感染波及到支气管和肺交界部的阶段就有很明显的症状出现,所以,小儿肺炎常常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小儿肺炎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病史,起病急、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重症者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呕吐、面色青灰或苍白、鼻翼翕动、点头呼吸(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与呼吸同时一点一点)、呼吸不规则。6月龄以下的小婴儿表现为低热或不发热,甚至体温过低,没有咳嗽,吃奶呛、不吃奶、口吐白沫,可有呻吟、呼吸困难等症状。近年来由于雾霾和空气污染不断加重,很多患儿平素身体健康,也没有任何前驱疾病症状,因不知不觉中吸入雾霾里的有害微粒(PM2.5等)后几小时内突然发病,这是导致近年小儿肺炎的突发和多发的重要原因,因通常不具有典型的上呼吸导感染病史,故常常被家长忽略或对医生诊断的肺炎表示质疑。
如果孩子刚出生时就易患有肺炎,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起。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
另一种就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孩子患上肺炎之后,除了及时住院或输液治疗外,家庭护理对疾病的预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做好以下护理工作:
保持安静、整洁的环境,保证患儿休息
如果在患儿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的长辈亲朋,这样一方面由于人多吵闹,不利于患儿休息,同时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积聚在内,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康复。因此,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
应注意合理的营养及补充足够的水分
肺炎患儿常伴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所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时保证一定的优质蛋白。伴有发热者,给予流质饮食(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牛肉汤、菜汤、果汁等),退热后可加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因为肺炎患儿水分的蒸发比平时多,故必须补充适量的糖盐水。
加强皮肤及口腔护理
汗多的患儿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对痰多的患儿应尽量让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
保持呼吸道通畅
小儿患肺炎时,肺泡内气体交换受到限制,体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如果鼻腔阻塞或气管、支气管内有大量痰液,会影响空气的吸入,加重缺氧。因此,家长要及时为患儿清除鼻分泌物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干燥,有利于痰液咳出。
按时服药、打针,以免影响疗效
由于小儿抗病能力较差,尤其是小婴儿病情容易反复,肺炎不是感冒,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当家长发现小儿呼吸快,呼吸困难,口唇四周发青,面色苍白或发绀时,说明患儿已缺氧,必须及早抢救。
认清疾病性质,足量足疗程用药
肺炎的病程是10-14天,所以严格来说,用药时间应为1-2周,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该病的规律,或总觉得不能给孩子过多用药,往往输液几天,只待症状稍有好转,就擅自停药,其实,这时孩子的症状虽已减轻,而肺部炎症根本没有清除,一旦停止治疗,又会死灰复燃,出现反复发热咳嗽,这是众多孩子肺炎复发的咳嗽迁延的主要原因。
家长不要擅自决定孩子的治疗方式
肺炎一经确诊,必须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正规治疗,因病程比普通感染性疾病稍长,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及时和医生沟通病情变化并积极配合其治疗,切不要相信各种偏方或擅自给孩子停药,这样,容易使治疗不彻底而反复复发,或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致生命危险!
德风堂儿科专业解析: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通常在气候变化较大的冬春季高发,但近年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变差,使肺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因肺炎发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或因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中医认为,肺炎的病因主要是小儿素来体质较差,或平时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垃圾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肺炎是呼吸科和儿科的重要疾病,因病情进展很快,危害较大,医生一般会予以充分重视。小儿肺炎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容易诊断。但临床上有一些不发热而咳喘较重者的不典型病例,与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些症状相似,容易引起混淆而被家长忽视。小儿肺炎不是普通感冒,其治疗也不是冲包感冒冲剂、多喝水、吃点退烧药那么简单,更多的时候需要足够疗程的抗生素输液治疗,家长要引起充分重视,应该在平时学习掌握一些医学基本知识,遇到肺炎等重要情况时能大致判断疾病轻重,及时就医,并且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以达到炎症彻底消除,否则,肺炎会死灰复燃,出现反复复发和咳嗽迁延不愈。
近年来,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了方便,但其内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需要结合全面系统的医学知识才能正确分析理解,读者很容易对号入座,因此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一些患者和家长生病时过度依赖“网络医生”、“百度医生”,造成片面理解或受误导,延误病情,以失去最佳治疗时机而后悔莫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前不久,国家公布禁止对多种疾病的输液治疗是针对普通感冒和一般性疾病而滥用抗生素的,其中并不包含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这类重要的感染性疾病,这一点,各位专业医生已有明确的共识,而很大一部分患者对国家政策断章取义,不分疾病性质而笼统的作出判定,不管病情轻重,统统拒绝输液治疗,这是极不符合现代医学疾病的特异性和客观性的。所以,在信息化的今天,家长要充分解读国家相关规定所涉及的技术问题,不要盲目跟风媒体和听信传言,因为,医学是相当复杂的一门自然科学,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技术知识支持,更不要擅自妄断疾病性质,应该充分相信你所选择的你所信任的医生,并积极配合其制定的治疗方案,及时正确治疗疾病,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