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外获得的肺炎。由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嗜肺军团杆菌、呼吸道病毒病原体引起。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一般知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并非每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致病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军团病菌、革兰阴性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厌氧菌。
血常规、呼吸道病原及影像学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方法,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胸部X线片表现有片状、叶状、肺泡高密度浸润性病变等结合临床病史、症状即可诊断。
治疗措施1.支持治疗:应注意休息,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2.抗感染治疗:肺炎除一般的休息和促进排痰外,抗感染治疗是最重要的环节。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抗菌药物,需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肺炎病原体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年龄、有无基础病、是否有误吸、住院时间长短及肺炎的严重程度等选用抗菌药物。针对病原体治疗是根据呼吸道或肺组织标本的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抗菌疗程至少在5天,大多数需要7-10天或更长疗程。如体温正常48—72小时,无肺炎的任何一项临床不稳定征象时可停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后48~72小时应对病情进行评价,治疗有效表现为体温下降、症状改善、临床状态稳定、白细胞逐渐降低或恢复正常。如72小时症状仍无改善,需仔细分析,是否存在药物未能覆盖病原体、出现并发症或免疫抑制、诊断有误等问题,并做必要的检查,进行相应处理。
3.依据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根据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不同病原体,选择相应的可覆盖非典型菌的抗炎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病毒抑制药物如: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预防保健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减少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
2.年龄大于65岁的可注射流感疫苗。
3.对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肺疾病、糖尿病、酗酒、肝硬化、免疫抑制者(如HIV感染、肾功能衰竭、器官移植受者等)患者应适当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改善宿主防御机制,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可注射肺炎球菌疫苗。
文/凌敏编辑/岳知言排版/巴亚尔
白癜风怎么办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