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月30日,她、丈夫还有女儿一起住进了隔离病房,女儿才两岁。一家三口住在一个房间,对于其他单独被隔离的人来说也算是一件团圆的事情。有段时间女儿反复发烧,每天都要打吊针,每次看到我们穿着像外星人一样的衣服靠近时,女儿就哭闹得厉害,只能爸爸按着、我们哄着给她把针打上,妈妈总是在一旁偷偷的抹眼泪。
终于,经过12天的悉心治疗,传来了丈夫和女儿两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好消息,医生说他们可以出院了。她很开心,笑着跟我们说,“终于可以耳根清静,不用带孩子了。”虽然面带笑容,但我们也能看出她内心的失落,因为她暂时还不能出院。
2
开始几天每次去病房,都能看到她在听音乐或是运动,但慢慢的,她开始变得沮丧,对我们也不爱理会了。16日早上,护士小蒋去给她测血氧饱和度,她情绪有些激动,“我好不容易才睡着,你们为什么要吵醒我!”于是有了交班群里的特别提醒:34床早上的生命体征等她醒了再去测。第二天早上我接班,交班护士说:“她夜里失眠一直按铃喊医生,才给她测的生命体征,血还没抽呢,医生说要再给她做个心电图。”
我推着心电图机走到她房间,一听到开门声她便把脑袋捂进被窝里,我走过去轻声唤她,“你醒了吗?医生说还要给你再做个心电图。”她继续把头埋在被窝里,很抗拒的说:“我昨晚才做了心电图,医生说没问题,再做一遍结果不还是一样。”我解释道:“医生就是看你不舒服,所以想再排查一下,找出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呀。”
她突然很激动的坐了起来,带着哭腔对我吼道:“还能有什么病因?我不过就是胸口很闷很难受,你们只会一遍又一遍的跟我说,我的检查结果没有问题,让我放宽心配合治疗。我住院到现在都做了多次CT,很多次咽拭子和抽血了。可是结果呢?本来上一次都是阴性了,这次又说是阳性。你们总是进来打扰我,可我只想好好睡一觉!”
见她这么激动我便不再提及做心电图的事情。安抚她说,“你不想做那我们就不做,很抱歉是我们忽略了你的感受。昨天我们工作群里已经交代了,早上晚点给你做四测和抽血,等你休息好了再执行。”
她抽泣着说,“这不是你们的错,是我的原因,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内心真的很奔溃。我现在怕的已经不是新冠病毒了,我更害怕我的抑郁症又复发。我整晚睡不着觉,让你们给我开安眠药你们也不愿意,我真的很痛苦。”
我拍拍她的肩膀,问她:“你睡觉的时候是不是总想着检验结果,所以觉得很焦虑?”
她说:“我确实很烦躁,明明第一次结果都是阴性了,为什么第二次又是阳性?感觉老天爷在捉弄我。我想乐观一点,但想着想着睡不着我便更焦虑。以前人家问我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我说两次结果阴性。而现在我最想的是好好睡一觉。”我说,“你不要想那么多,你基础情况都很好,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出院是迟早的事呀。”
3
看她手机屏幕上小田田的照片,我问她,“小田田在家里还好吗?你是不是很想她?”
她抽泣着点点头,“特别想,我老是担心我老公带不好孩子。”
我说:“我也想我家宝宝。”
聊到孩子,她似乎来了兴趣,问我孩子多大了。我说,“1岁9个月,跟小田田差不多大。来这里之前每天晚上都是我带她睡觉,不怕你笑话,她那时候还没断奶。”
她很惊讶,“那孩子现在谁带呢?晚上不会找你吗?”
我说:“开始找呀,后面就好了。我最开始来这里的时候也跟你一样睡不好,但是每次视频看到她活蹦乱跳的、一副不需要我的样子,我觉得很欣慰。以前我还担心她太粘我,离开我会哭闹,没想到她适应得这么快,现在视频的时候喊一声‘妈妈’就自己玩去了,都不搭理我。”
她破涕为笑,说:“我家田田以前也没跟爸爸睡过,一跟爸爸睡就哭脸。就我发烧那几晚,爸爸带着睡的。听说这次回去的第一天晚上吵了很久,后面几天好了很多。”
“那挺好的呀,我看上次爸爸就带的蛮好,这次正好可以让她跟爸爸好好培养感情,你也可以安心在这里治疗,这对小田田来说也是一种成长。”我鼓励她说,“所以,你不用担心孩子,你要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配合治疗,尽快出院。你睡前先放空自己,听听音乐,试一下今晚会不会睡得好一点,实在不行我们再找医生给你开安眠药。”
她点点头跟我道谢,我让她先好好休息。正准备推心电图机出去的时候,她喊住了我,“我还是做一个心电图吧。”
4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一早就到她房间抽血测体温,七点多她自己按响了床头铃。我们走进去,见她梳戴整齐,精神可佳。见到我们连忙微笑的跟我打招呼,并主动汇报昨晚睡了一个好觉,“我已经测过体温了,早上醒来就一直在等着你们过来呢。非常感谢谭护士昨天对我说的那些话,我现在心态平和了很多。”
这几日,我们有时间便会去跟她聊天,她也很配合我们的治疗。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她可以回去和丈夫、孩子团聚了。听到出院的消息她很是兴奋,“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最难忘的23天!谢谢你们的陪伴和鼓励!”看到她喜极而泣的样子,我们也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这次疫情或许有些漫长,或许让很多人变得焦虑、郁闷,但是请再坚持一下,忧郁的日子总会过去,相信很快我们就能迎来胜利的曙光。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疫线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是能够帮助病人跨过心理上的那道坎,我的心如同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温暖极了!
作者丨麻醉科术后复苏室谭婷
策划丨护理宣传工作小组
护梦雅苑,温暖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