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病毒所引起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炎,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某些肠道病毒、水痘病毒、风疹病毒及带状疱疹病毒等,均可感染。临床表现一般较轻,起病缓慢,如头痛、乏力、发热、咳嗽、咯少量粘液痰;体征往往缺如,尤其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因而常易被忽视。
当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胸部X线检查肺部炎症呈斑点状、片状或均匀阴影,并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时才被重视。再经痰细胞检查,胞核内无菌株而出现包涵体,痰病毒分离出病毒属性(如流感病毒肺炎,病毒的IgM抗体检测呈阳性),可确诊。
本病随着患者体质强弱,尚有轻重不同证型和不同转归。轻型,经适当治疗可在1-2周症状消失;免疫缺损的患者,可始发即为重型或发展为重型,如持续性高热、心悸、气急、紫绀,甚至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和氮质血症等危急重症。X线检查下2/3肺野显示弥漫性结节性浸润,消散缓慢。
病毒性肺炎治疗,优选方药颇为重要。既要辨证施治,又要针对病原体选方用药。辨证施治首先要注意邪正消长,贯穿益气养阴。其次要把握寒热轻重;针对性用药主要结合具有抑制病毒、抗病毒的药物,适当选用之。
轻型治疗用药轻型偏热如咳嗽痰少而粘,低热,口干欲饮,苔薄黄或少苔、舌红,脉微数:选用竹叶柳蒡汤加减。药如淡竹叶、蝉蜕、牛蒡子、葛根、麦冬、玄参、知母、菊花、连翘、板蓝根、贯众、甘草诸药共用。以清泄肺胃、宣发解毒。方中菊花、连翘、贯众、板蓝根具有抗流感病毒及对其它病毒有较强的仰制作用。
轻型偏寒如咳嗽痰多而清,低热,时微恶寒。苔白舌淡,脉微数而弦。可用参苏饮化裁,以疏散风寒、理气化痰药如人参须、紫苏叶、葛根、前胡、白前、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紫莞、鹅不食草、甘草。其中紫苏叶、紫菀、鹅不食草可抑制感冒病毒和流感病毒;若肺气虚,邪留未解可用桂枝龙骨牡蛎汤加减,以补益养正,调和营卫。除已用人参须、甘草外,再加桂枝、龙骨、牡蛎、白芍、生姜、大枣、党参;痰多除已用紫莞、半夏、陈皮外再加款冬花、胆南星;若肺阴亏,余邪未解,可选沙参麦冬汤化裁,以滋阴养肺、清热除邪。除已用麦冬、甘草外,再加北沙参、白扁豆、玉竹、天花粉、桑叶、地骨皮、青篙。
重型治疗用药重型偏热如高热待续不减、呼吸气粗,咳痰难出,口渴频饮。苔剥或无苔、舌绛少津,脉滑数,可选用清瘟败毒饮化裁。以泻火解毒、凉血救阴。药如生石膏、生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野菊花、金银花、连翘、知母、玄参、桔梗、赤芍、牡丹皮、甘草、鲜竹叶。而方中黄连、野菊花、金银花、连翘又具有较强的抑制或抗流感病毒功能。肺阴亏损,可用增液汤。除加重生地黄、麦冬、玄参药量外,若便秘再加全瓜萎,肺气虚弱可用生脉饮。
重型内热外寒并伴脱症,如出现恶寒发热,心烦肢凉,口唇紫绀,口渴喜冷饮,舌苔黄燥、舌质暗红,脉搏细弱,血压低,心率增速。小便量少。大便秘结,肾功能异常。此时除结合西医药处理外,应急用麻杏石甘汤合四逆汤化裁,以清肺宣泄、回阳救逆。药如麻黄、生石膏、玄参、杏仁、紫菀、干姜、制附子、肉桂、枳壳、桂枝、淫羊藿。方中石膏清泄肺胃郁热,玄参养阴解毒,紫菀、杏仁宣降肺气,化痰润便;干姜、附子回阳救逆强心;肉桂、桂枝补阳散寒,增强血液循环;麻黄、枳壳升高血压、兴奋心脏抗过敏。淫羊藿补助肾阳强心而增加肺活量,同时上述药物有抑制流感病毒和抑制某些肠道病毒的显著作用。因而病毒性肺炎重症出现的休克、心衰等中毒症状,用之最为得力。若阴液大亏,还可加用重剂西洋参、人参、生地黄、麦冬、沙参、玉竹及鲜石斛。
识别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