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又称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是猪的一种呼吸系统传染病。其特征是: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急性者大多数死亡,慢性者常可以耐过。是近年来危害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以3月龄左右的仔猪最易感。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病因病机:由于猪舍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或长途运输致使猪体卫外能力下降,温热疫毒乘虚而入引发本病。疫邪郁里化热,导致体温升高至42℃以上;热邪犯肺,灼肺津而成痰,痰热雍盛阻塞气道,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呼吸困难,伴有咳痰气喘;热伤肺脉故出现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液。
主证:潜伏期1~7天,或更长。根据病程本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四种类型。
1、最急性型:病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5℃以上,沉郁,食欲废绝,短时的轻度腹泻和呕吐,卧地。开始时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但心跳加快,鼻、耳、腿、体侧皮肤发绀。后期呼吸极度困难,犬坐,张口呼吸,临死前口鼻流出血性泡沫样分泌物,病猪一般在24~36小时内死亡。个别仔猪突然死亡,不表现任何症状。死亡率达%。
2、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到40.5℃以上,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病程随饲养管理、气候、治疗情况长短不定,短的24~48小时发生死亡,长的经4~5天或更长时间,自行康复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型。
3、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猪体温稍高或正常,食欲不振,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间歇性咳嗽,生长阻滞。病程一般为5周,有的猪病情进一步恶化死亡,部分猪康复,但康复猪仍带菌。
防治:一旦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猪舍、场地、工具应彻底消毒,以阻止本病的蔓延。
中兽医方法治疗此病,可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情况,划分为风热犯肺期(初期);肺热壅盛期(中期);正气虚弱期(后期)三个时期。
1、初期治宜辛凉解毒,清肺化痰。方用银翘散(二花、连翘、淡竹叶各6g,豆豉、荆芥穗、桔梗、牛蒡子各5g,薄荷3g,芦根12g,甘草2g),咳重者加百部、贝母、知母。
2、中期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方用清肺散(板蓝根16g,葶苈子6g,浙贝母6g,桔梗6g),或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炙甘草各9g,石膏50g)加味。
3、后期治宜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方用清燥救肺汤:桑叶9g,石膏15g,甘草3g,人参、杷叶各6g,麦冬4g,杏仁3g。或用沙参散:沙参、贝母、知母各6g,麦冬、丹皮各5g,当归、白芍、杏仁、花粉、生地各4g,半夏、甘草各3g。
以上中药方剂可根据发病具体情况选用,为末水调灌服,一日两次。连用3天。为提高疗效各期均可配合西药治疗。
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应该怎么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