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5月27日)上午,医院珠海分院的专家合作,完成了一台罕见的重度胸廓畸形合并重度气胸的手术。该手术是近2月来的第二台类似手术,我们采用了独创的手术技术实施矫形,最终获得圆满成功。
今天(年5月27日)上午,医院珠海分院的专家合作,完成了一台重度胸廓畸形合并气胸的手术。
患者为男性青年,20岁,因严重呼吸困难一周入院。患者从小发现前胸壁异常,6岁时因“鸡胸”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切口在前胸壁正中,术后畸形无明显改变,青春期后前胸壁突出明显,并逐渐加重。患者平时无明显不适,但性格受畸形影响严重,重度抑郁,沉默寡言,有自闭症倾向。患者于17岁时因患“自发性气胸”医院接受手术治疗。8岁时曾因“隐睾”、“疝气”接受两次手术。家族中没有类似畸形发生。
入院查体:身高cm,体型瘦弱,重度胸廓畸形,前胸壁下半明显前突,胸骨下端形成前突最高点,双侧肋弓局部凹陷(图1,2)。前胸壁正中有一陈旧性手术疤痕,双侧胸壁上部可见多处手术疤痕,右侧呼吸音消失,左侧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心脏杂音。脊柱侧弯,两侧下腹部靠近耻骨两端有2条陈旧性手术疤痕(图3)。未见身体其他部位异常。
图1,前胸壁畸形明显。
图2,急诊置放的胸腔闭式引流。
图3,下腹部的手术疤痕。
入院后行CT检查,提示右侧气胸,右肺压缩%。前胸壁下部前突严重,剑突以下成角明显,脊柱侧弯(图4,5,6)。三维重建提示胸骨位置明显异常,下半前突伴倾斜,胸廓整体结构异常(图7,8,9)。心脏彩超未见心脏结构异常。
图4,前胸壁明显畸形,右侧肺部全部被压缩。
图5,右侧气胸,胸廓左右不对称,脊柱侧弯。
图6,前胸壁严重畸形。
图7,胸廓结构完全异常。
图8,胸骨位置形状异常。
图9,前胸壁严重畸形。
由患者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得出诊断:(1)重度胸廓畸形;(2)重度自发性气胸。由于患者病情危重,有明确手术指征,未发现禁忌症。患者入院后,先急诊为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此后症状很快消失,X线显示右肺完全复张,气胸消失。经充分术前准备,于今天上午实施胸廓畸形与气胸的联合矫治手术。
今天的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麻醉成功后,先左侧半卧位,于右侧胸壁第5-8肋间水平做纵切口,切口长约5cm,经第6、7肋间入胸,在胸腔镜下先探查右肺。术中见右肺上叶尖部有多个肺大泡,将肺大泡切除结扎,检查肺部无漏气,变换体位为平卧位,先于右侧胸壁切口内放置5条固定钢丝牵引线,然后于左侧胸壁相同平面做相同切口,同样放置5条固定钢丝牵引线。于胸骨下段凸起最严重的平面做两条塑板通道。于剑突附近做切口,对剑突后做游离,跨胸骨下端缝合固定钢丝。放置三条导引管,将三条不同弧度的塑形板引入胸壁及胸腔,压迫凸起的前胸壁,将塑形板两端分别牢固固定,中间的塑形板固定于最凸起部位的前方。跨肋弓将左侧局部凸起的肋弓与最下方的塑形板固定。关闭三个切口,手术结束。术中操作顺利,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畸形完全消失,胸廓外观恢复正常(图10,11)。
图10,术后胸廓畸形消失。
图11,术后胸廓恢复正常结构。
讨论
该患者是一例极为罕见且严重的胸廓畸形。由于合并畸形众多,先后接受了多次手术治疗。而由于处理不当,使得胸部畸形复发,气胸复发,这些处理不但没有使畸形消除,反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该患者第一次“鸡胸”手术在6岁时完成,由此次术中探查的情况看,第一次手术似乎没有对骨性结构做过任何处理,而从第一次手术的切口疤痕来看,显然是创伤巨大的开放手术。这样的手术不对骨性结构做处理,无异于白费功夫。
一般来说,鸡胸手术的开放手术应该将病变周围的肋软骨一并切除,然后将肋骨与胸骨直接固定,这是最经典的做法。患者第一次手术如果照此方法完成,效果应该较为理想,几乎不可能发展成现在的严重畸形。
在今天的手术中,如果将畸形视为单纯鸡胸,也可以按照开放手术的方法完成治疗。即从正中凸起最明显处做切口,将病变结构一并切除后,将左右两侧的肋软骨做固定。这样似乎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由于该方法将破坏胸廓的完整性,且无法完成肋弓畸形的矫正,因此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最终不可能获得满意效果。
在今天的手术中,我们依然采用微创的方法完成治疗。该方法先从整体的角度做塑形,使主要的畸形获得最大限度的矫正。在随后的操作中,再对于残留的细微畸形做微整形。这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方法可以保证畸形从不同层面得到矫正,因此可以保证获得最满意的效果。
此患者为极其严重且罕见的畸形,而我们却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畸形。早在两个月前,我们曾完成一例相似的畸形手术,其外表与该患者基本相同,且同样合并有肺部疾病(图12,13)。两个患者均经历了漫长的就医过程,且都有过失败的手术历史。由此也显示出此类畸形治疗的难度。
图12,我们两月前治疗的相似畸形病人。
图13,术后获得满意的效果。
在我们的手术中,由于采用了我们独创的特殊手术技术,最终使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没有类似畸形的手术报道。今天手术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我们处理复杂畸形的特殊手术技术的有效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逐渐将这样的方法应用于更多复杂的畸形手术中,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帮助。
(王文林,医院胸壁外科主任,工作ai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