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
犊牛肺炎是病原菌感染犊牛所致的带有严重呼吸障碍的肺部炎症性疾患,是仅次于腹泻的犊牛第二大疾病,哺乳犊牛及断奶犊牛均易发生。根据感染程度的轻重,可以造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肺部损伤,患有慢性肺炎的犊牛极少能够彻底康复。发病的特征是患牛食欲减退,喜卧,鼻镜干,精神沉郁,咳嗽,鼻孔有分泌物流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该病的发病率和死淘率高,给牧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通过牧场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了30座牧场进行0-6月龄犊牛肺炎发病情况调研。结果显示30座牧场年共计产犊头,其中头犊牛发生肺炎,发病率平均为9.42%。
图1:30座牧场0-6月龄犊牛肺炎不同发病率的占比情况
2、犊牛肺炎控制案例
年5月,内蒙某牧场断奶犊牛出现大面积咳喘现象,牧场提出服务需求。
2.1现场诊断
问诊:断奶犊牛舍内的犊牛出现大面积咳喘现象,该批犊牛从犊牛岛转入断奶牛舍3日之后,饲养人员发现陆续出现咳喘犊牛,经2-3天蔓延至该牛群60%的犊牛。由于犊牛岛数量紧张,该批断奶犊牛未进行良好的断奶过渡就直接转入断奶犊牛舍内。
临床症状:发病牛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呈胸腹式呼吸,部分牛只伴有咳嗽,鼻腔内流出黏性鼻液,肺部听诊,病牛呼吸音粗重,部分可在肺的前下部听到罗音,直肠温度39.5℃。
现场排查:通过对新生犊牛护理、犊牛饲养管理、应激管理、异物性肺炎等方面进行梳理和筛查,发现断奶犊牛舍环境密闭,通风不良,空气质量差,且无遮荫设施,牛群密度偏大(15头/圈)。
2.2病原菌检测
针对发病牛群中咳喘严重、症状典型的牛只进行鼻拭子采样并送至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副流感病毒3型、牛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牛支原体阳性,详见下表。
表1:咳喘犊牛病原检测结果
2.3防控措施
通过现场诊断、病原菌检测,与牧场管理人员讨论,共同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1)发病牛只立即进行隔离,采用下述犊牛肺炎治疗方案治疗。
(2)断奶犊牛舍更换:将该批犊牛转移至通风良好,有遮荫设施的牛舍进行饲养,并要求每日清理犊牛舍内污染垫料。
(3)分群管理:将犊牛密度控制在每圈10头。
(4)消毒管理:犊牛饲养区域每日开展1次消毒工作。
(5)应激管理:犊牛断奶和分群分阶段进行,断奶后在原群饲养7天,再分群。在执行任何操作时尽量温柔,减少牛群的应激,严禁带牛作业。
在上述防控措施执行7天后,牛群咳喘现象逐渐消失,呼吸、采食、鼻液分泌等均恢复正常。通过分析本次犊牛肺炎的控制过程,总结相关经验,接下来就犊牛肺炎的综合预防控制进行详述。
3、犊牛肺炎的预防控制
当牧场犊牛肺炎发病率偏高时,可根据以下各方面进行根因排查,并采取以下部分或全部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1)加强员工责任心
针对犊牛饲养人员加强管理,强化以下措施%执行,定期对犊牛饲养员的工作服、鞋靴卫生、工作时间、工作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要求犊牛饲养员在饲喂、清理圈舍卫生时,发现采食欲望差、腹泻、咳喘的犊牛,及时告知兽医进行检查并隔离治疗。
(2)新生犊牛护理
犊牛出生后第一时间进行脐带消毒,使用7%-10%碘酊,用食指与母指捏住脐带根部,碘酊覆盖整个脐带部位,之后连续进行5-7天。犊牛出生后立即与母牛进行分离,严禁母牛舔舐,防止将病原体传染给犊牛。出生后1小时之内按照出生重的10%灌服初乳,6小时后再灌服2升,初乳必须经60度、60分钟巴杀处理,质量要求百利糖度22%以上,饲喂温度控制在39-40度。
(3)饲养管理
常乳饲喂:巴氏灭菌法可以有效地杀灭一系列病原菌,减少牛奶中的细菌数量,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副结核分枝杆菌等,因此要求常乳饲喂前必须经65度、30分钟巴杀处理,饲喂温度控制在39-40度。
器具卫生:犊牛用具(如奶桶、水桶等)每日清洗、消毒后倒置晾干,防止交叉感染。
图2:犊牛奶桶清洗、消毒后倒置晾干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的好坏和犊牛疾病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犊牛喜欢干燥、干净、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要求每日清理、维护犊牛舍和饲养区域,保证干燥、干净、卫生。
图3:干燥、卫生的犊牛生活环境
分群管理:犊牛饲养密度过高存在疫病交叉传播的风险,建议10-12头/圈,同时应根据犊牛体格大小、日龄进行分群,不同年龄段牛只对疫病抵抗力不同,混养后增加幼龄犊牛发病率。
消毒管理:从产房到犊牛舍及饲养区域,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消毒制度。每周至少对产房、犊牛舍开展2次消毒,走访了解到犊牛饲养管理良好的牧场,每日开展1次消毒工作,产房产犊后及时清理污染区域并进行消毒,尽可能的消灭病原微生物,降低传染风险。
图4:干净、卫生的产犊区域
(4)异物性肺炎
新生犊牛出生后立即处理鼻腔、口腔粘液;注意初乳灌服操作;每天及时清理颗粒料、干草料底碎沫,防止异物吸入肺内,发生异物性肺炎。
(5)应激管理
犊牛断奶和分群分阶段进行,断奶后在原群饲养5-7天,再分群,避免同时进行对犊牛应激过大。进行日粮更换时需逐步过渡。犊牛舍夏季做好通风,饲养区域要有遮荫设施,冬季犊牛舍做好保暖,同时兼顾通风。运输会加大对牛只应激,因此不建议在炎热和寒冷季节对牛只进行调运。
4、小结
犊牛肺炎是犊牛的常见疾病,且危害严重。预防控制犊牛肺炎,需要牧场提高员工责任心、做好新生犊牛护理、加强饲养管理、尽可能减少犊牛应激等多方面综合防控,从而降低牧场犊牛肺炎的发病率,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往期推荐#
#提升牧场经济效益之调控原料奶季节性生产的方法
#代乳粉—给犊牛一个健康的开端
#牧场运营系列措施——强化热应激管理,减少泌乳损失
#青贮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案例分享
伊牛伊视界为您提供专业实用的信息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