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ICU-4F陆志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定义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h后发生的肺炎
机械通气撤机、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
VAP是不是HAP的特殊类型?
(欧洲/中国是,美国不是)
无创通气患者发生的肺炎是不是VAP?(不是)
流行病学
VAP死亡高风险因素:高龄,合并糖尿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休克,高耐药病原菌感染;
VAP导致机械通气时间延长5.4~21.8d,ICU滞留时间延长6.1~20.5d,住院时间延长11.0~32.6d;
各项研究采用的诊断标准、研究方案、观察对象和统计学方法等不同,结果差异很大,仅供参考。
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
病原体进入下呼吸道:误吸、吸入、直接感染
突破宿主的防御机制
引起侵袭性损害
病原谱
年-年我院检出细菌分布
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
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
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CHINET:株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主要菌种分布(%)
CHINET:株克雷伯菌属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CHINET:呼吸道标本株克雷伯菌属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CHINET:株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CHINET: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CHINET: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91.5%)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MDR: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除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耐药
XDR:仅对1~2类抗菌药物敏感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
PDR:对能得到的、在常规抗菌谱范围内的药物均耐药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CRPA)
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
临床诊断标准
前提:有创机械通气48h后或撤机后48h内
胸部X线或CT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的浸润影、实变影或磨玻璃影
加上下列3种临床症候中的2种或以上:
发热,体温38°C;
脓性气道分泌物;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x/L或4x/L
病原学诊断
合格下呼吸道分泌物(中性粒细胞数25个/低倍镜视野,上皮细胞数10个/低倍镜视野,或二者比值2.5:1)、经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PSB)、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肺组织培养出病原菌,且与临床表现相符。
肺组织标本病理学、细胞病理学或直接镜检见到真菌并有组织损害的相关证据。
非典型病原体或病毒的血清IgM抗体由阴转阳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
呼吸道病毒流行期间且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呼吸道分泌物相应病毒抗原、核酸检测或病毒培养阳性。
病原学结果的判定
微生物培养
经ETA细菌培养浓度≥10*5cfu/ml、
经BALF培养细菌浓度≥10*4cfu/ml、
经PSB所取样本培养的细菌浓度≥10*3cfu/ml致病菌可能性大
血培养:仅10%~37%的菌血症源自肺部
胸腔积液培养:首次标本
呼吸道病毒培养阳性
病原学结果的判定
涂片镜检:每个高倍镜视野检出≥2%的白细胞有微生物吞噬现象
病原体抗原检测:肺炎链球菌和嗜肺军团菌尿抗原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G试验、GM试验
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判读
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
C反应蛋白(CRP)
特异度较低
降钙素原(PCT)
细菌性感染的特异性高
死亡预测因素
指导抗菌药物的疗程
与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动态变化意义更大
鉴别诊断
其他感染性疾病累及肺部:
感染性心内膜炎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膈下脓肿
肝脓肿
非感染性疾病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伴肺梗死
肺不张
ARDS
肿瘤
结缔组织病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序贯器官哀竭(SOFA)评分
侧重于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评估,与VAP的复发相关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
APACHEⅡ16分是VAP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治疗
抗感染治疗
呼吸支持技术
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非抗菌药物治疗
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VAP的MDR危险因素
常见MDR菌感染相对特定的危险因素
医院的VAP病原谱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
呼吸道存在MRSA定植或住在MRSA分离率高的医疗单元内的患者,建议经验性覆盖MRSA
对于具有MDR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MDR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或死亡风险较高的患者,建议联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别的抗菌药物;对于非危重、无MDR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经验性治疗时可只使用一种抗菌药物
建议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仅用于具有XDR革兰阴性菌感染风险的患者
在伴有脓毒症的患者,需要根据抗菌药物的理化特性、PK/PD特点和器官(特别是肾脏和肝脏)功能障碍程度调整药物的负荷剂量与维持剂量
初始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抗感染治疗前或调整方案前尽可能送检合格的病原学标本,排除污染或定植的干扰。
根据检测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在初始经验性治疗疗效评估的基础上酌情调整治疗方案。
应以早期、足量、联合为原则使用抗菌药物,并应根据具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及PK/PD理论,推算出不同患者的具体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给药次数等。
抗感染疗效判断和疗程
初步疗效判断
经验性治疗后48~72h
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感染标志物等
明确病原学后,尽早转为目标治疗
抗感染疗程
需结合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和耐药性及临床疗效等因素决定
呼吸支持技术
引流气道分泌物:
翻身拍背,体位引流,排痰机,支气管镜吸痰
机械通气
体外膜肺氧合(ECMO)
非抗菌药物治疗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液体管理
控制血糖
预防应激性溃疡:一般不推荐常规使用抑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
糖皮质激素:只适用于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
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剂
预防
预防误吸
床头抬高30°~45°
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气囊压不低于25cmH2O
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尽可能清除气囊上方及口腔内的分泌物
避免呼吸机管道冷凝液直接流入下呼吸道,也要避免其反流到湿化罐
使用灭菌水湿化
每周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有肉眼可见污渍或有故障时应及时更换
对于存在误吸高风险的患者选择经鼻肠管营养
胃造口术
减少定植
口腔卫生护理:氯己定
SOD:在口咽部使用非吸收性抗菌药物
SDD:在口咽部使用并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
镀银气管导管
口服益生菌
降低VAP的发生率,但对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ICU时间和病死率证据不足
减少使用有创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HFNO
减少镇静剂的使用,每日评估脱机、拔管的条件
序贯撤机
早期康复
争议措施
胃残余量的监测
肠外营养
应激性溃疡的预防
全身或吸入抗生素治疗
他汀类药物
密闭式吸痰系统
改进的气管套管
早期气管切开
抬高床头
俯卧位IDSA/ATS成人HAP和VAP临床实践指南
IDSA/ATS成人HAP和VAP临床实践指南
建议非侵入性标本半定量培养用来诊断VAP,而不是侵入性标本定量培养,也不是非侵入性标本定量培养。
疑似HAP/VAP患者,建议单独采用临床标准,而不是使用血清PCT/肺泡灌洗液(BALF)sTREM-1/CRP/CPIS联合临床标准来决定是否行初始抗菌治疗。
VAT患者,建议不进行抗菌治疗。
建议经验性治疗策略应根据VAP相关病原菌的当地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提供
疑似VAP患者,建议全部的经验性策略都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
仅氨基糖苷或者多粘菌素类(黏菌素或多粘菌素B)敏感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导致的VAP,建议吸入和全身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而不是单独全身性治疗。
对于HAP/VAP患者,建议抗菌药物剂量依据PK/PD资料,而不是生产企业的说明书。
建议MRSAHAP/VAP治疗选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而不是其他抗菌药物或抗菌药物的联合。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导致的HAP/VAP,患者无脓毒症休克或无高致死风险,且抗菌药物敏感性已知时,建议使用分离株敏感的药物单药治疗。处于脓毒症休克中或有高致死风险,建议使用分离株敏感的2种药物联合治疗。建议反对氨基糖苷单用。
对于产ESBL革兰氏阴性菌导致的HAP/VAP,建议依据抗菌药物敏感性和患者特定因素选择一种药物明确治疗。
不动杆菌属导致的HAP/VAP,如果分离株对于碳青霉烯或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建议任选两者其一。
不动杆菌属导致的HAP/VAP如果仅对多粘菌素类敏感,建议静脉给予多粘菌素类。
不动杆菌属导致的HAP/VAP如果仅对多粘菌素类敏感,建议不辅助使用利福平。
不动杆菌属导致的HAP/VAP,建议反对使用替加环素。
碳青霉烯耐药菌导致的HAP/VAP如果仅对多粘菌素类敏感,建议静脉给予多粘菌素类(黏菌素或多粘菌素B),同时建议辅助吸入黏菌素
对于VAP患者,建议抗菌治疗7天,而不是更长的疗程。抗菌药物疗程的缩短和延长指征需依据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和实验室指标。
对HAP/VAP患者,建议使用PCT水平联合临床标准指导抗菌治疗的终止,而不是仅仅依靠临床标准。
对于HAP/VAP患者,建议不使用CPIS指导抗菌药物的终止。
责任编辑邢小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