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页
2
1
随着天气变冷,医院里的支原体肺炎患者逐渐多了起来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由冠状病毒引发的“非典”,一开始就曾被怀疑是支原体肺炎那么支原体肺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60多年前,国外学者描述了一种不明病原体的肺炎,其不同于典型的由肺炎链球菌所致的肺炎,对青霉素治疗没有反应,故称为“非典型肺炎”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认识到,引起这种肺炎的病原体就是肺炎支原体
细菌和病毒感染都能够导致肺炎,而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称支原体肺炎
肺炎支原体感染人体后,经过2~3周的潜伏期,继而出现临床表现,约1/3的病例也可无症状它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有咽痛、头痛、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中等热度,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以夜间为重,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也可有呼吸困难、胸痛发热可持续2~3周,体温正常后仍可遗有咳嗽
支原体肺炎突出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咳嗽
肺炎支原体不同于普通的细菌和病毒,它是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它由急性期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经空气飞沫传播,引起呼吸道感染其发病主要与室内活动增加及密切接触有关支原体感染也可表现为咽炎、气管支气管炎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较常见的病原体,儿童和青少年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