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的小江在体育课后除了一身汗,随后马上喝了一瓶凉凉的饮料,回家后又冲了热水澡,第二天,发现自己双小腿皮肤及脚踝处长了很多针尖样的红点儿,感觉还痒痒的。家人很紧张,医院就诊,医生在查看身体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后,确诊小江患的是过敏性紫癜。
对此,小江的家人感到很惊讶,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个病呢?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血液病专家介绍,儿童和青少年都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发病群体之一,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液疾病,且患病儿童多为过敏体质,但也可能由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致病因素诱发所致。
生活中,容易引起小儿过敏性紫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感染:如小儿感冒、扁桃体炎、肺炎、腹泻、尿路感染、皮肤疮疖等,约半数病儿童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2.食物:如鱼、虾、蛋、奶、酒、饮料、豆制品、韭菜、牛肉干等,都能引起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或者使已经治疗好转者复发。
3.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生物制剂、各种预防针、血浆制品、血液等。
4.毒素:如蜂、蛇、蝎子、蚊虫咬伤等,也可能引起发病。
5.某些异物:如花粉、柳絮、宠物的皮毛,以及油漆、汽油、尘埃、化学物品、农药、化学纤维等等,患儿都可以因为接触而发病。
根据小江的表现,医生告诉小江父母,孩子的过敏性紫癜极有可能是因为剧烈运动后,胃肠道温度较高,蠕动活跃的情况下立即引用冰镇饮料,刺激胃肠道,造成微血管出血现象。
那么,孩子出现哪些症状时可判断其患有过敏性紫癜呢?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较急,孩子或家长首先看到的通常是皮肤紫癜,大多开始出现在双侧小腿,踝关节周围,有时还伴有荨麻疹,病情较重的孩子上肢、胸背部也可出现出血点,甚至会有大片瘀斑或血性水泡。紫癜的特征是高出皮肤、大小不等、呈紫红色、压之不退色的出血点。一般1~2周消退,也可反复出现或迁延数周、数月不退。
其次是有关节疼痛,约有1/3~2/3患儿会发生关节红肿疼痛,不能走动。多见于踝关节、膝关节,甚至部分患儿出现关节腔积液。关节肿胀的特点是消退后不留后遗症。
还有少数患儿出现脐周疼痛、呕吐,甚至便血、肠套叠。
另有约30%的患儿会出现肾脏损害,如血尿、蛋白尿或管型尿,这种较严重的表现称为紫癜性肾炎,一般发生在病后2~4周。肾炎发病轻重不一,多数为轻型,通常不治自愈,少数可出现肾功衰竭、尿毒症。
由此可见,过敏性紫癜可能给孩子造成的健康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如果家长或者是孩子自己发现皮肤上,尤其是双下肢皮肤有出血点,要引起高度重视,医院就诊,及时排查病情,对症治疗。
专家强调:过敏性紫癜治疗过程中,激素类药物治疗很常见,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来说,激素类药物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副反应,病情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善,甚至反弹加重,因此,还希望大家能够根据病情积极治疗,选择合理恰当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