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第五版)》)。
为此,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一问:修订、出台《技术方案(第五版)》的背景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抗疫取得了难能可贵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形成了“动态清零”这一控制疫情的“法宝”。要更加坚决果断,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十分严重,我国疫情也在高位运行,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防控正处于关键紧要期。本土疫情多点频发,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和隐匿性增强,增加了校园聚集性疫情风险,需高度警惕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风险,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切实守住校园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科学指导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校园防控主体责任,有序落实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措施,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隐匿性更强的特点,结合学校管理和师生员工的人群特点,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修订印发了第五版技术方案。
此前,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于年4—5月、年8月、年2月、年8月印发了第一至第四版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
二问:《技术方案(第五版)》主要内容是什么?
《技术方案(第五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对开学前准备、开学后管理、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导,提出了需要落实的全方位、多场景、各环节防控措施的技术要求和工作流程。开学前,要落实各方责任、建立完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细化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储备防疫物资、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措施,要求学生和教职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开学后管理方面,要求严格日常管理、加强校门管理、加强重点场所和重点环节防控,对学生和教职工提出了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措施要求。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方面,要求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