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其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重点是!!!
西医方面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药物对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疗效。
有很多药物正在临床观察,有一个是抗艾滋病的药物,另外有一个是抗冠状中东呼吸综合征的药物。还有治疗疟疾的羟氯喹。现在有一些专家提出,有可能对新冠状病毒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哪一类药物也都还没有明确有特效,有个别药物对一些人群、个别病例有比较好的疗效,但是对大部分人群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一些药物只是做体外的试验,像细胞试验是有抑制作用的,但是体内试验会不会有效,也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新冠肺炎战疫中,中医、中药多次出现在热搜中,那么中医到底有什么优势呢?
1疗效是王道在这次中国抗疫战争中,中医药广泛参加新冠肺炎治疗,深入介入诊疗全过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国5万余名出院患者大多数使用过中医药。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消息,湖北省中医药使用率累计达到91.91%,医院中医药使用率超过99%,集中隔离点中医药使用率达到了94%。
中医药治疗发挥的核心作用正是有效降低转重率,特别是在早期介入,能显著降低轻症病人发展为重症病人的几率。
对比类似条件下的例病例后发现,西医治疗转重率在10%左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转重率约为4.1%。对发热、咳嗽、乏力改善等症状,中药起效非常快,对肺部炎症的吸收和病毒转阴都有明显效果。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二十场新闻发布会上,新冠肺炎河南省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副院长李素云表示:“新冠肺炎的治疗过程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她介绍,中医及早介入可以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病毒转阴率高。例如:河南中医院收治的重症病人有6人,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在发热门诊,患者还没有被确诊时候,处于疑似病例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用上中药,平均住院日只有8.5天,已经出院的10例病人平均住院日只有7.6天,最短的一例病人只有5天就出院了。有一例重症患者,也仅治疗12天时间就达到了出院标准,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上海中医院急救医学科主任方邦江介绍,“在我们重症病区,以中医治疗为主,中医治疗率%,目前多数病人核酸检测转阴,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新冠肺炎取效快,治愈率高,即使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亦可用中医治疗。
2要想治,先认识现代医学的一般思路,是从病原体角度认识和解决疾病。所以,确定病原体非常重要。所以,当出现一种以前未曾出现过的新病原体时,就需要时间去鉴定。
本次武汉首发的新冠肺炎,在之前曾经叫做“不明原因肺炎”,就是因为那个时候还不确定,究竟是什么样的病毒引起。
当然,在病毒类型不明确的时候,也就没有办法展开针对性的抗病毒治疗。与此不同,从中医角度看,外感病都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及其组合而成,病因是清楚的,只是致病力的强弱程度不同。
所以,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完全可以使用原有的辨证论治体系进行治疗,不需要再新检测和鉴定什么。从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来看,寒湿挟燥是主要的病邪属性。
3重在治未病,而不仅仅是治已病预防永远大于治疗。既然已经感染疫毒,那么,治轻症永远大于治重症。中医强调“治未病”,我认为这包括两层意思:一则,让人尽量不生病,健康总比患病才治更有价值;二则,在疾病的早期就扭转病势,让病人不会病情加重。正如《内经》所言:“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4标本兼顾,患者和疾病是一个整体现代医学面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思路,主要就是寻找直接的抗病毒药物,通过杀灭和抑制病毒,釜底抽薪解决问题。这个思路要求我们,必须找到具有抗病毒作用的特效药。除此之外的其他治疗手段,其实都是支持疗法和辅助疗法。
与此不同,中医之所以能治愈新冠肺炎,不是因为中医可以杀灭病毒,而是因为中医可以让身体阴阳、脏腑、气血归于平衡。中医是内求的,中医以正为本,以邪为标。中医重视扶正祛邪,使疫毒离开人体,新冠肺炎自然康复。中医学角度看,不存在脱离患者的病毒,也不存在脱离病毒的患者,二者是一个整体。
所以,中医会把患者和病毒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疗,并且根据这个整体所处的进展阶段和症状表现不同,从初期、中期、重症期和恢复期进行区别治疗,初期散寒祛湿为主,中期泻肺平喘为主,重症期开窍救逆为主,恢复期补脾益肺为主。这种基于整体观的治疗理念,不仅能够快速改善缓解症状、减少进展为危重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发挥了人体本来就有的免疫力,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5永远不会恐慌当疫情爆发时,中医是不会让人产生恐慌的。因为中医不在乎出现的是新病毒还是老病毒,中医也不在乎出现的疫病是已经有过的,还是从未有过的,中医只管根据病人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来辨证施治。
当然,中医也永远不会说,某某疫病没有特效药。事实早已证明,历史上中原大地上曾经出现过的多次疫情,次次都能用中医治愈。中医永远不会拿没有特效药来吓唬人。
年非典疫情爆发,专家马上研究特效药和疫苗,可是特效药至今也没有搞出来;疫苗却是花了一年时间搞出来了,可是疫情早已结束。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爆发两月余,但特效药和疫苗至今还没有。若有人迷信特效药和疫苗,未免会产生恐慌。
为什么面对疫情时中医不会产生恐慌?因为中医以正为本,以邪为标;因为中医重视内求,而不是外求;因为中医抗疫两千多年,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治疫经验。
6中医有丰富的治疫经验现代医学角度,寻找抗病毒特效药需要时间,需要体外实验的提示和临床实验的确认。只有体外实验结果而没有临床试验确认,不能证明最终的有效性。所以,国家版诊疗方案在抗病毒药物这一节,明确写明“试用”二个字。
与此不同,中医药发展历史上有过多次与疫病对抗和较量的经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很多著作和成方,它们都是有效的,都不是试用。
例如,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杂病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其中对于外感病的病因、病位、传变和治法都有明确描述,也记录了桂枝汤、麻黄汤、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经典名方。
本次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方,很多都是从麻杏石甘汤加减而来的,清肺排毒汤更是治疗根据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和五苓散组合而来,媒体报道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
另外,明末著名医家吴又可撰写的《温疫论》,认为疫病是由天地之间一种戾气伤人而造成的,治疗应该注意肺和胃,可以使用达原饮。
而本次新冠肺炎的治疗方中,也多用槟榔、草果、厚朴等中药。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有效的成方,为中医药治疗疫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中医有四句话值得大家借鉴: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逗留时间;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更衣。
2.“饮食有节”。
饮食清淡、规律,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鸡蛋等,提高机体免疫力。
3.“起居有常”。
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起居作息规律,适当锻炼身体。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要做到心神安宁,情志舒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