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了几个消息,感觉有点意思,结合一些资料跟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个消息: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医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nCoV)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mdesivirandchloroquineeffectivelyinhibittherecentlyemergednovelcoronavirus(-nCoV)invitro”(《瑞得西韦和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nCoV)》)为题发表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Research(《细胞研究》)上。
该研究表明,在VeroE6细胞上,瑞得西韦(Remdesivir,GS-)对-nCo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0.77uM(微摩尔每升),选择指数SI大于;磷酸氯喹(Chloroquine)的EC50=1.13uM,SI大于88,说明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nCoV的感染。我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吹这两个药,尤其是氯喹,在此小得意一下,不详细展开说了,具体见以前的文章。
疟疾神药能治新型冠状病毒?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方向跑偏?美国病例的重要提示!
尬吹蝙蝠没完了?一文看懂新型冠状病毒治疗方案
第二个消息:
我国已经于1月21日在抢先国内注册了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专利,官方声明如下:
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得西韦,我们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如果国外相关企业有意向为我国疫情防控做出贡献,我们双方一致同意在国家需要的情况下,暂不要求实施专利所主张的权利,希望和国外制药公司共同协作为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
虽然国家有点鸡贼,但是咱们不由得心里一阵窃喜。其实早在1月7日,病毒的基因测序完成时,很多业内专家已经意识瑞德西韦可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了。因此提前着手申报了专利。如此一来,不需要美国吉利德公司共享专利。对于临床实验成功后的价格谈判会起到重要作用。瑞德西韦的生产商美国吉利德公司一贯喜欢卖天价药,丙肝药Sovaldi和Harvoni服用一个疗程分别需要8.4万和9.45万美元,这种天价让很多患者望而止步,马萨诸塞州总检查官曾指控吉利德违反马萨州相关法律并与之对簿公堂,而由于高价,吉利德先后被中国、印度等国家拒绝专利申请。对于这样一个药厂,抢先占领专利权高地至关重要。
第三个消息:
李兰娟院士说,根据初步测试,在体外细胞实验中显示:(1)阿比朵尔在10~30微摩尔浓度下,与药物未处理的对照组比较,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达到60倍,并且显著抑制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2)达芦那韦在微摩尔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病毒复制,与未用药物处理组比较,抑制效率达倍。李兰娟院士说,抗艾滋病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以上两种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那么仅通过一个体外细胞实验就把两个药写进治疗方案是否合理?先来看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中筛选了种已经上市的药物,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的方式,想从里面找出对SARS冠状病毒(非典)和MERS冠状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有明确有效的药物。
结果有60种药具有强抗MERS病毒活性,占所有药物的21%;33种药物对具有强抗SARS病毒活性,占所有药物的11%,对两种病毒均起效的有27种药物!以上药物均无细胞毒性或细胞毒性低。
如果我们仅从体外细胞实验的证据发现治疗SARS和MERS病毒简直易如反掌,种药物里竟然有27种能够通杀两个病毒,但实际上非典死亡率有10%,重症病人即使活了下来也往往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MERS的死亡率更是高达35%,体外细胞实验筛查出的一堆药物在实战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MERS治疗最后临床摸索下来的可能获益方案有2个:克立芝联合干扰素、瑞德西韦(Remdesivir)。这也算是为什么病毒的基因测序一出来,第一版诊疗方案就收入了克立芝联合干扰素(王广发确诊第一时间使用了),然后又火速协调美国吉利德安排了瑞德西韦开展临床实验的原因。
那么李院士仅根据体外细胞实验证据就要把两个药写入诊疗方案是否有点过于着急?这是不是又一个双黄连呢?
再看这两个药:
阿比朵尔,这是一个前苏联研发的药,专利权早已随着苏联解体和年代久远作古,它的分子结构与著名的抗流感病毒药物“达菲”(奥司他韦)类似,同时其合成路线则更加简短廉价,被认为是廉价版的达菲,它的首次合成时间和首次上市时间远早于达菲,可是全球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影响力却远不如达菲。一方面是因为达菲的专利持有人罗氏制药强大的商业运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因为阿比朵尔的抗病毒效果还没有得到公认。
NCBI上阿比朵尔的文献很少,只有一篇俄罗斯的文章摘要说:在高浓度的情况下,阿比朵尔对SARS病毒体外一定活性抑制,效果跟利巴韦林(病毒唑)类似。比上面文章的27种药表现还差一些,由于细胞实验跟动物实验存在巨大的鸿沟,在人体内抑制新冠病毒的希望非常渺茫。可以说一个西药版的双黄连。
阿比多尔的唯一优势是便宜,制造商基本全在国内,生产能力不成问题。既然对新冠病毒没有特效药,用一个便宜的药也是一个思路?毕竟成本比较低?
达芦那韦,商品名普泽力,跟克立芝一样,也是一个抗艾滋病毒的药,美国杨森制药公司出品,西安杨森销售,价格比克立芝更贵,元1盒。
它跟克立芝的靶点基本一样,是一个蛋白酶抑制剂,能够阻止感染了病毒的细胞复制。达芦那韦上市比较晚,没有任何与SARS病毒、MERS病毒相关的实验数据,因此一开始并没有进入国内外专家的视线。
李院士专门强调了克立芝效果不佳,有毒副作用。所有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克立芝不良反应是腹泻。但达芦那韦就没有毒副作用么?查了达芦那韦的说明说也同样有不良反应,也是腹泻,这也是蛋白酶抑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由于有大量国内外的关于SARS、MERS文献、实验支持,克立芝在第一时间就被写进了诊疗方案并用于临床,比如王广发主任就使用克立芝治疗并出院了,比如泰国用克立芝加奥司他韦治疗新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在没有头对头临床对比的情况下,仅凭一个体外细胞实验,就断言达芦那韦效果更好,不良反应更低是不是有些过于草率了?背后有没有药厂力量的推动呢?
总结一下:
对于新冠肺炎可用的药物会有越来越多,刚刚查的数据,目前已经有超过30种药申请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实验,大致会分为这么几类:
未上市特效药物:瑞德西韦(重症患者,全村希望)
成熟有效老药:克立芝干扰素-α2b氯喹达芦那韦(中度症状)
抗感冒病毒药物:阿比朵尔、奥司他韦、利巴韦林、双黄连、连花清瘟(精神安慰)
以上仅凭猜测,不作为临床依据,不要抢购氯喹。
●扫码